【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CFS会务║关于近期会员会籍管理工作的说明   ·第二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拟录取学员名单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征文启事  
   本网公告
   学会简介
   学会章程
   学会机构
理事会
秘书处
中国民俗学网编委会
中国民俗学会志愿者团队
   学会大事记
   学会会议
会议动态
联办会议
   学会活动
中国民俗学会与非遗保护
我与中国民俗学会:纪念中国民俗学会成立30周年
中华春节全景纪实摄影行动
生肖卡通设计有奖征集
感受春节:马鸣湖杯学生征文
春节文化网上谈
   知识中的伙伴
敬文民俗学沙龙
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北京民俗博物馆
学苑出版社
妙峰山研究会
   对外学术交流
中美非物质文化遗产论坛
   学会出版物
学会年刊
中国民俗学年鉴
   联系我们

2011年会专区

首页中国民俗学会学会会议历届年会2011年会专区

[耿瑞芹]中·韩传统节日的节庆化新变比较
——以中国嘉兴端午节与韩国法圣浦端午祭为中心
  作者:耿瑞芹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1-10-20 | 点击数:7741
 

 

 
中•韩传统节日的节庆化新变比较
——以中国嘉兴端午节与韩国法圣浦端午祭为中心
耿瑞芹
(韩国国立木浦大学国语国文系)
 
随着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全方位发展,传统节日正面临着新变与重建,这种新变与重建的结果便是在很多传统节日中融入新生元素而使之节庆化。节庆化在保留传统的基础上以本地区的历史、文化、地方特产等为背景,通过各式各样的活动将传统节日打造成具有强大竞争力的文化观光商品。通过节庆活动,可活跃地方经济提高地域居民的生活质量,并对外传达出本地区的特殊性,同时还能增强地区共同意识,加强凝聚力和团结力,增强当地人民的自尊心和自豪感。这种节庆化现象在许多国家皆是如此,其中作为传统节日之一的端午节就是一个被节庆化的典型例子。本文通过对中国嘉兴端午节和韩国法圣浦端午祭的比较分析,来说明两国被节庆化的端午节各自具有怎样的特征,并进一步归纳出两个不同性质的端午节被节庆化后具有怎样的相同点及不同点。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耿羽]论神灵信仰的功利性和宗教性
下一条: ·[高伟]浅谈传统节日当代新变的原因
   相关链接
·[邓苗]民俗人与当代中国民俗学的人性书写·[邓清源 黄永林]要素传承与功能重构: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的当代变迁
·[耿波]仪式与距离:中国传统春节的社会组织意义与艺术性·[江帆]从“地方”镜像 到“故事里的中国”:本土故事的现代张力及其意义
·第五届中国神话学与西王母文化研究学术讨论会1号通知·中国民俗学会新会员名单(2023年7-8月受理)
·[李悦]中国的节庆习俗与民族时令戏·中国民俗学会新会员名单(2023年5-6月受理)
·[林旻雯]民俗生活中的掷筊实践与衍变·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海外藏珍稀中国民俗文献与文物资料整理、研究暨数据库建设”项目成果介绍
·2023嘉兴端午民俗研讨会举行·《非遗公约》20年:欢迎使用“非遗在中国2020”App
·“中国民俗学高端论坛(2023)”在山东大学成功举办·中国民俗学会新会员名单(2022年9-2023年4月受理)
·[康丽]民俗学家的想象力与民俗学学科的生命力·中国民俗学会:会费缴纳清单 (2022年3月7日至2023年4月13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征文启事· [王霄冰] “海外藏中国民俗文化珍稀文献”总序
·《中国香文献集成》被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和普林斯顿大学图书馆收录·[万建中]从民族饮食到“中国饮食”的转型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