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在中山大学开幕   ·[叶涛]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开幕词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论文

[李宇明]2007年中国语言生活状况述要
  作者:李宇明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0-12-07 | 点击数:17871
 
2.4 跨境语言问题
我国有30来种跨境语言,从某个角度看,其中有些语言又具有外语性质,比如朝鲜语、蒙古语等。了解跨境语言状况,帮助有关人员学习和使用跨境语言,国内外同种语言进行必要的语言文字协调,对富边睦邻及国家安全具有突出意义。有些跨境语言拥有一定数量的海外学习者,如藏语、蒙古语等,应为这些海外学习者主动提供帮助。
2.5 港澳台语言生活
港澳台语言生活是中国语言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香港、澳门由于历史原因形成了“多言多语”生活。在这两个特别行政区,应支持普通话的学习和使用,以便这里的人民作为中华大家庭的成员共同分享信息和语言权利;同时也要保障多言多语的和谐共处,让这些语言或方言在不同生活领域里各得其所、各展其长。香港最近还考虑到在港外国族裔的语言教育问题,为印度、巴基斯坦、尼泊尔、泰国、越南、菲律宾等在港族裔制定《中国语文课程补充指引(非华语学生)》做准备。
近年来台湾的语言生活风云多变,很值得观察品味。当局“去中国化”的政治谋略在语言政策上表现得淋漓尽致。2007年,台湾教育当局委托“台湾历史学会”对包括小学、初中和高中的各种版本教科书“不当用词”进行过滤筛选,得5000余条,如“国父、国画、国字、国剧、中日(甲午)战争、两岸、台湾地区”等词。台湾教育当局随即函转各教科书编纂出版者,作为未来编辑时参考。开展数年的所谓“正名”活动2007年更为频繁,将“中华邮政”更名为“台湾邮政”,将“中国石油公司”更名为“台湾中油公司”,将“中央银行”的英译由“CENTRAL BANK OF CHINA”改为“Central Bank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Taiwan)”等。上述等等做法扰乱了台湾语文生活,损弃了传统文化,不利于族群团结,浪费了大量资财,遭到岛内学者、单位和民众的批评与抵制。
语言生活的研究需要研究机构。2007年,一些研究语言生活的新的学术机构相继建立。如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与南京大学共建中国语言战略研究中心,与鲁东大学共建汉语辞书研究中心,河北大学成立了现代汉字研究中心,浙江大学成立了当代中国话语研究中心,上海外国语大学成立了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等。特别是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持续多年对平面媒体、有声媒体、网络媒体、教育教材等语言实况进行监测与分析,并向社会发布多种实态数据报告。中心对依照一定原则搜集的2007年12亿字符的语料进行统计,得到许多重要数据,例如:
2007年12亿字符的语料中,出现汉字字种10123个。以字频排,前595字覆盖语料80%,前964字覆盖语料90%,前2394字覆盖语料99%。这同过去发布的《现代汉语常用字表》《现代汉语通用字表》比较,收字数量和收字种类都有一定差异。这种差异要求应根据当今用字情况对这两个字表进行修订。
2007年12亿字符的语料中,出现词语种数2301553个。依词频排,前12676个词语覆盖语料90%。这些高频词共使用了2705个字种,占被统计语料的字种总数的26.72%,平均词长为2.003个汉字。从这230多万词语的词性看,名词最多,占98.27%,其中96%以上是人名、机构名、地名等专有名词及一些表示时间的词语;动词占0.78%,形容词占0.24%,其他类词合占0.11%。实态语料的统计一再表明,专有名词是语言运用中最常见的词类,是语言信息最主要的负载者,是语言信息处理的重要内容,因此应作为语言学和相关科学的重要对象,应加强对专有名词的研究。
比较2005-2007三年的语料统计结果,会发现字词使用有若干变化,但是高频这一段差异不大,“千字万词”大约可以覆盖语料的90%左右。虽然当今语料库建设和语言统计技术还有一定局限,但是这些数据对了解语言生活已起作用。鉴史察今,“千字万词”可以认为是现代汉语用字用词的关键量级。这也显示用现代信息手段研究语言的重要性。
 
三 领域语言状况引起自觉关注
 
语言生活是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每个社会领域也都有每个社会领域的语言生活,包括语言文字的使用特点及现况、需要处理的语言文字问题、需要制定的语言政策和语言规范等。譬如:邮政部门常为许多信件不能准确投递伤脑筋,这些被称为“死信”的信件不少是因语言文字造成的,如信封上字迹辨认困难,或是地址、收信人姓名书写错误等等;电影电视字幕中的错别字常常引来观众的不满或耻笑,然而这种现象却顽疾般存在。各社会领域语言运用得好坏,语言问题解决得妥否,常常影响这些领域的社会秩序和工作质量,影响到社会语言生活是否和谐。
近些年来,不少学者呼吁要大力开展领域语言研究,深入了解社会各领域的语言生活状况;进而提出在语言地位规划、语言本体规划的基础上还应分领域进行语言功能规划。天津、上海、浙江等多个省市的普通话培训测试中心正考虑根据行业特点进行语言的培训与测试,使普通话培训测试工作更加切合生活实际。有些大学学报开辟了领域语言研究专栏(注:如《长江学术》《江汉大学学报》等。),《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在促进社会关注领域语言生活方面更是发挥了积极作用。
3.1 教育领域
教育是提高母语水平的基柱,是传承母语文化的命脉。中小学语文新课标的实施与修订,伴随着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激烈论争,发现了母语教育的许多问题,力图使语文从应试教育中走出,由侧重母语知识向侧重母语能力的方向发展,特别是要帮助学生过好现代语文生活。“高校母语教育”(习称“大学语文”)50余年来第三次再获重视,不少出版社组织班底编写各有特色的大学语文教材,许多大学都在开设或准备开设大学语文课程,力图通过大学语文帮助学生继续提高母语修养,强化母语文化的认同。当然,不管是中小学还是大学,关于语文教育的性质还争论不断,怎样有效提升母语水平还需在实践中探索。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罗勇]略论客家文化的形成及其多元因素
下一条: ·[严永和]我国西部开发中民族传统知识的法律保护
   相关链接
·2025年中国重庆·丰都庙会举行·中国民俗学会2025年年会征文启事
·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学术智慧·中国春节 人类非遗|巴莫曲布嫫:春节是促进文化对话、助力可持续发展的生动实践
·中国民俗学会新会员名单(2025年1-2月受理)·[李向振]现代文明视野中的中国春节及其时代价值
·深切缅怀陶立璠先生——中国民俗学会唁函·[朝戈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十讲》:进入非遗堂奥的好用指南
·中国民俗学会新会员名单(2024年11-12月受理)·[周星] “民俗”的体系化与“民俗学”的体系化——对中国民俗学教科书的结构分析
·中国民俗学高端论坛(2024)在济南举行· 中国民俗学会积极参与春节申遗工作
·《法制与新闻》杂志专访全国人大代表巴莫曲布嫫:展示非遗保护“中国经验”· 权威访谈丨中国年味世界共享——文化和旅游部有关部门负责人谈“春节”申遗成功
·图文报道丨中国3个遗产项目从急需保护名录转入代表作名录·与世界共享中国“年”味儿
·展示非遗保护“中国经验”·[杨利慧 丁红美]中国非遗研究20年:成就、焦点、贡献与问题
·中国3个遗产项目从急需保护名录转入代表作名录·春节申遗成功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5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