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文旅融合背景下乡村振兴与物质民俗研究学术工作坊招生启事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在中山大学开幕   ·[叶涛]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开幕词  
   本网公告
   学会简介
   学会章程
   学会机构
理事会
秘书处
中国民俗学网编委会
中国民俗学会志愿者团队
   学会大事记
   学会会议
会议动态
联办会议
   学会活动
中国民俗学会与非遗保护
我与中国民俗学会:纪念中国民俗学会成立30周年
中华春节全景纪实摄影行动
生肖卡通设计有奖征集
感受春节:马鸣湖杯学生征文
春节文化网上谈
   知识中的伙伴
敬文民俗学沙龙
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北京民俗博物馆
学苑出版社
妙峰山研究会
   对外学术交流
中美非物质文化遗产论坛
   学会出版物
学会年刊
中国民俗学年鉴
   联系我们

2025年会专区

首页中国民俗学会学会会议历届年会2025年会专区

[赵李娜]从“知识留白”到“独立门类”:中国当代家居整理实践的知识生产与出版嬗变(1978-2024)
  作者:赵李娜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25-10-18 | 点击数:5
 

•中国民俗学会2025年年会论文•

从“知识留白”到“独立门类”:中国当代家居整理实践的知识生产与出版嬗变(1978-2024)

赵李娜

(华东政法大学)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家居整理类书籍的出版经历了从“知识留白”到“独立门类”的嬗变过程。1978-1992年,整理知识尚未形成独立体系,仅零星附属于家装设计类书籍;1993-2002年,随着《家具与居室整理》等书的出版,整理知识开始萌芽,但仍以收纳技术为主,缺乏系统性理念。2003-2012年,伴随城市化加速和物质丰裕,域外家居整理理念被大规模译介,推动中国整理文化从技术性收纳向生活哲学转型。2013-2019年,“断舍离”成为现象级话题,译介作品占据主导,本土实践开始萌芽。2020年至今,在消费降级和劳动教育政策驱动下,整理书籍呈现多源生产格局:本土整理师主导的实践指导、低龄教育类和精选译介三类集聚并存,标志着整理文化本土化的完成。这一历程既折射了城市化进程中民众的“美好生活”追求,也展现出生活领域的文明交流与日常互鉴。
       关键词:改革开放;家居整理;整理书籍出版;断舍离;极简主义

 


下载相关附件>>>>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赵经纬]遗产话语下社区博物馆的功能建构及其空间实践
下一条: ·[赵秋谨]明清民间故事漂泊母题研究
   相关链接
·[孙笑非]新式家具下乡:改革开放以来乡村家庭生活的变奏与空间秩序重构·[赵李娜]当代民俗学视野下家居整理术的中国实践研究
·[祝鹏程]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民俗学:热点回顾与现状反思·从年俗变迁看改革开放40年
·郝苏民教学人生与学科建设访谈记·[张祝平]中国民间信仰40年:回顾与前瞻
·“改革开放40年与地方社会变迁”青年学术论坛在济南举办·[常建华]改革开放40年以来的中国社会史研究
·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山东村落田野研究丛书》出版发布会暨“改革开放与乡村社会建设”学术论坛在山东大学举行·[毕跃光]改革开放以来民族地区村落家族的复兴及原因
·[马亚萍 王琳]改革开放以来撒拉族研究概述(1978—2001年)·改革开放30年的中国民间文艺
·改革开放推动民族文化的发展·[余悦 王俊暐]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民俗学研究的理论形态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5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