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拟录取学员名单公告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论文

[张举文]从刘基文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表象看民俗认同的地域性和传承性
  作者:张举文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8-11-13 | 点击数:6846
 

摘要:刘基文化的传承发展及其表现形式是基于民俗认同,并由此体现出以地域认同为基础的传统传承机制,而其内在精髓是中国文化的核心信仰和价值观体系;刘基文化的“遗产化”行为说明在国家层面民俗认同如何被用来构建和维系国家认同和中华文化认同;从“刘基文化”形成初期的民俗认同实践,再到当前的“非遗化”,其进程体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自愈机制”。在论证此逻辑过程中,作者界定说明了中国文化的“核心信仰与价值观体系”,及“核心认同符号”和“生命力”等概念。

关键词:刘基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认同;地域认同;核心信仰与价值观体系;中国文化多元一体;传统传承机制;文化自愈机制;

作者简介:张举文(1963-),男,山东莱阳人,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仪式研究,华裔民俗,民俗认同;

基金:温州大学文成文旅产业系列研究项目(L201801);


  本文试图论证的观点是:(1)刘基文化的传承发展,其表现形式是基于民俗认同并由此体现出以地域认同为基础的传统传承机制,而其内在精髓是中国文化的核心信仰和价值观体系;(2)刘基文化的“遗产化”行为说明了民俗认同在国家层面如何被用来构建和维系国家认同和中国文化认同;(3)从刘基文化形成初期的官方与民间,以及文本与口头互动而形成的民俗认同实践,再到当前的“非遗化”,其进程体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自愈机制”。为论证此观点的逻辑,本文在第一部分解释说明中国文化的“核心信仰与价值观体系”,以及由此而表现出的“核心认同符号”和内在的驱动传统传承的“生命力”等概念。随后,在第二部分进一步分析刘基文化之所以得到传承和发展的原因和进程,及其通过地域认同和民俗认同而得到传承发展的机制。

一、基本概念和逻辑

  (一)中国文化是多地域文化组成的“多元一体文化”,精髓是“核心信仰与价值观体系”

  “中国文化”首先应是基于“文化中国”的概念,即,“中国”是一个流动的群体所组成的国家,同时,其地域以及地域的概念也在变化,其延续的根基是其“文化”。这个群体的历史演变和发展结果便是“中华民族”,其特征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费孝通语),即,“中华民族”是一个抽象的群体概念,是由多个具体的地域文化和群体文化组成的,因此,中国文化也是“多元一体文化”。这个“多元一体的中国文化”之所以能够经过久远历史得到持续融合发展,是因为其共享的“核心信仰与价值观体系”,即中国文化的精髓,而其表现则是日常生活中语言行为习俗,或民俗传统,因地域环境不同而有所差异。

  中国文化的“核心信仰与价值观体系”包括:灵魂不灭的生命观;天人合一的生态观;儒家天下“大一统”的世界观;入乡随俗的文化共存与适应变通的生活态度;和而不同的生活哲学;趋吉避凶的积极主动的生活实践。其表现为祭祖传统、风水观,和为贵、求大同存小异,以及“和而不同”等日常生活行为。

  因此,源于这些信仰与价值观的传统便成为中国文化(或中华文化)的核心认同符号,并因此具有内在的驱动传统传承的“生命力”。中国文化五千年延续不断的历史便是这个实践逻辑的最好佐证;人类文化史上还没有别的文化得到如此长久的持续发展。促成这个“生命力”不断获得新动力的则是这些内在的因素与外在的基于“有效性”“随机认同符号”因素的互动;在适应吸收新文化的进程中,一方面坚持“核心信仰与价值观”,另一方面与时俱进地融合不同群体及其文化,通过文化创新(即“第三文化”)的过程,在多文化互动冲突中维系自己的认同,即“根”和“文化自信”的意识。这种认同的具体表现是基于地域文化的民俗认同。

  (二)中国文化的表象是民俗认同和地域认同

  中国文化的“多元一体性”以其历史清楚地表明,维系该文化传统的是吸引和包容不同文化及其实践者的民俗认同,而不是基于“种族”或“人种”的“民族认同”;对中国文化的认同,其前提是对此民俗认同的认同,而不是将“中国人”(如,所谓的“种族”或“民族”,或政治身份)作为前提。

  在此,民俗认同指的是:基于共享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方式,即民俗,而形成的群体认同归属感。民俗认同首先是维系特定地域内的群体的集体认同,进而发展成为跨地域的群体认同。民俗认同是多文化互动中维系文化多样性发展的原动力:民俗认同使个体和群体在文化互动中有基于地域认同的心理归属,同时,又有共享的物质民俗活动。民俗认同基于地域认同,但又超越地域认同。

  当今人类各种基于“文化”的“认同”,或“文化认同”的修饰语,都是以“地域”为前提概念的,是(或应当是)中性的,如“亚洲文化”“欧洲文化”“非洲文化”,“中国文化”“巴西文化”“墨西哥文化”,“两河流域文化”“玛雅文化”,以至“西西里文化”“纽约文化”“半坡文化”等。只是以不同价值观体系而发展出的“文明”先进与落后和“人种”先进与落后等观念附加了新的价值观概念,而这个价值观体系在过去的五百年的实践后,被人类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这是维系特定群体利益的意识形态工具,源于殖民主义和种族主义。

  民俗认同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根本规律,是个体和群体生活的意义所在。每个个体在日常生活中,如交朋友和建立家庭,包括维系宗族,都是以民俗认同作为基础的。例如,中国文化历史起源上的“炎黄”便是不同部落或氏族的融合,以父系为主的宗族家庭其实是在不断以姻亲融合异族或异文化成员及其文化的。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孙亮】

上一条: ·[黄涛]刘伯温传说的文化形态与现代价值
下一条: ·[托马斯·道森等]阅读艺术,书写历史——南部非洲的社会变迁与岩画
   相关链接
·[马盛德]《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十讲》·[郭翠潇]从“非物质文化遗产”到“活态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术语选择事件史循证研究
·中山大学 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学院 2024年全国高校非遗政策与实务培训班招生简章·[康丽]从女性赋权到性别协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发展史上的性别平等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非遗公约》缔约国大会第十届会议将于6月在巴黎召开·非遗热点丨全国人大代表巴莫曲布嫫:通过非遗保护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敬文民俗学沙龙:第40期活动预告·首期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插花高级研修班在京开班
·朱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研究:概念、历史及趋势》·巴莫曲布嫫: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研究:概念、历史及趋势》
·青岛大学举办“万柿大集——第三届柿子采摘文化节暨胶州非遗进校园活动”·王晨阳:在“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 学术论坛上的致辞
·“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学术论坛在山东大学举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亚多部门地区办事处驻华代表处主任夏泽翰教授:两个关键点
·视频 ‖ 水是一切生命之源:魁立先生访谈·新书发布 |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国经验》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选编·[王晨阳]全面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
·[王晨阳]非遗成都论坛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马盛德:非遗传统舞蹈首先是保护传承,“创新”不能太着急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