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在中山大学开幕   ·[叶涛]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开幕词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论文

[李零]论中国的有翼神兽
  作者:李零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5-01-12 | 点击数:29423
 
2、河南洛阳涧西孙旗屯出土的天禄、辟邪(图三二)。一藏洛阳关林石刻艺术馆,一藏中国历史博物馆,其造型与上相似,下有方座,颈部有铭,曰“缑氏蒿聚成奴作”。
(Ⅱ)四川的标本。
1、雅安高颐墓的天禄、辟邪(图三三)。一对,造型粗犷,不如河南所出者精细。
2、芦山樊敏墓的天禄、辟邪。一对。造型也比较粗犷。
(Ⅲ)散藏于西方博物馆中的藏品。
1、美国费城:宾州大学博物馆的藏品。一对,传出河南内丘县。
2、法国巴黎:吉美博物馆的藏品。一对,传出河南内丘县。
3、美国布法罗:阿尔布莱特—诺克斯美术馆的藏品。一件。
4、瑞士苏黎士:莱特堡博物馆的藏品。一件。
5、美国堪萨斯:奈尔逊—阿特金斯艺术博物馆的藏品(图三四)。一对。此器下有方座,与涧西所出同。
6、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的藏品。一件。
7、瑞典斯德哥尔摩:远东古物博物馆的藏品。一件。
此外,应当指出的是,东汉时期的天禄、辟邪,有些无翼,学者或称“狮子”,如:(1)四川芦山杨君墓前的一对,(2)山东嘉祥武氏祠前的一对,(3)1959年陕西咸阳西郊出土的一对(图三五),它们在墓地的位置和功能(看守阙门),它们的造型和姿态均与有翼者无别,其实仍应视为天禄、辟邪。
(己)画像石。 
在东汉时期的画像石中,有翼神兽是常见主题。其中既有格里芬式的鸟首神兽和天禄、辟邪,也有翼狮、翼虎、翼豹、翼马、翼鹿和人首(九头、三头和两头)兽身的带翼神物,例子极多,不胜枚举。这里可举两个例子:
1、山东沂南画像石中的例子(图三六)。
2、山东嘉祥画像石中的例子(图三七)。
(庚)其他石刻。 
1、四川雅安点将台汉墓出土的“辟邪插座”(图三八)。现藏四川省博物馆,颈后有圆形插孔。
2、河南淮阳县北关纱厂汉墓(M1)出土的“石天禄承盘”(图三九)。也是比较小的石刻(长22、高46厘米),同出有石俑、虎形座、狮形座、双兽座等其他石刻。
(辛)丝织品。
在新疆出土的汉地织锦中,我们经常可以见到一种鸟兽纹夹汉字的图案。其中的兽类,除狮、虎外,辟邪也是常见之物。如民丰县尼雅遗址出土的“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讨南羌”锦、“延年益寿长葆子孙”锦、“宜子孙”锦、“文大”锦、“安乐绣”锦(图四○),上面就有这类图像。
(六)其他。 
1、汉墓出土的“系臂辟邪”。(图四一)。是一种用琥珀、炭精、黄金、琉璃、骨头制作的无翼小狮,一般大小只有1厘米多长,主要流行于两汉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墓葬,孙机先生推测,当是系臂用来辟邪的用品。
2、广西合浦西汉墓出土的“辟邪镇”(图四二)。辟邪镇。作三兽环立,也没有明显的翼。
 
三、传世文献中的有翼神兽
 
中国古代艺术中的动物形象可分两大类,一类是写实的动物,一类是用不同种类的动物(特别是飞禽和走兽)夸张变形、混合而成,即纯属想象的动物。后者又可分为随意想象不太著名的动物,和经过长期筛选被人视为“祥禽瑞兽”的动物。这里为了讨论的方便,我们对“有翼神兽”的讨论仅限于最后一种,而并不包括前两种。如朱希祖提到的“如虎添翼”说,或《山海经》中的毛神杂怪,这里都不再讨论。
从文献记载看,中国最重要的“有翼神兽”是: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文章来源:豆瓣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何其敏]民族民间信仰研究的视角和意义
下一条: ·[祁连休]试论阿古登巴的故事
   相关链接
·2025年中国重庆·丰都庙会举行·中国民俗学会2025年年会征文启事
·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学术智慧·中国春节 人类非遗|巴莫曲布嫫:春节是促进文化对话、助力可持续发展的生动实践
·中国民俗学会新会员名单(2025年1-2月受理)·[李向振]现代文明视野中的中国春节及其时代价值
·深切缅怀陶立璠先生——中国民俗学会唁函·[朝戈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十讲》:进入非遗堂奥的好用指南
·中国民俗学会新会员名单(2024年11-12月受理)·[周星] “民俗”的体系化与“民俗学”的体系化——对中国民俗学教科书的结构分析
·中国民俗学高端论坛(2024)在济南举行· 中国民俗学会积极参与春节申遗工作
·《法制与新闻》杂志专访全国人大代表巴莫曲布嫫:展示非遗保护“中国经验”· 权威访谈丨中国年味世界共享——文化和旅游部有关部门负责人谈“春节”申遗成功
·图文报道丨中国3个遗产项目从急需保护名录转入代表作名录·与世界共享中国“年”味儿
·展示非遗保护“中国经验”·[杨利慧 丁红美]中国非遗研究20年:成就、焦点、贡献与问题
·中国3个遗产项目从急需保护名录转入代表作名录·春节申遗成功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5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