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民俗学会2025年年会论文•
黄河流域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
姚慧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
摘 要:系统观念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基础性思维和工作方法,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又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音乐类非遗融入其间需要从黄河流域国家战略的“整体性”出发,在黄河流域音乐类非遗跨区域流布的交融性、跨门类流播的耦合性、大保护框架下音乐类非遗与其他类型遗产的交互性,以及“以人民为中心”的系统观中建立“系统性”,并在系统性、整体性付诸实践中构建“协同性”。在实贱操作中,协同保护面临缺乏统筹规划和落地监督机制,省际非遗数据资源尚未有效对接,大遗产、大保护受现行体制机制的限制,音乐类非遗融入高质量发展战略难度大、理论研究滞后等困难和挑战。基于此,黄河流域音乐类非遗保护的协同性需要健全协同保护机制、加快建立共建共享的数智化保护传播平台,以大保护、大治理统筹文化生态保护区和国家文化公园的协同联动,以人民为中心建立黄河流域保护传承利用的线性文化遗产带,加大对黄河流域音乐类非遗跨门类、系统性和整体性的跨学科研究。
关键词:黄河流域;音乐类非遗;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下载相关附件>>>>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