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CFS会务║关于近期会员会籍管理工作的说明   ·第二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拟录取学员名单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征文启事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学术史反思

首页民俗学专题学术史反思

[黄永林 韩成艳]民俗学的当代性建构
  作者:黄永林 韩成艳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4-01-24 | 点击数:10673
 

  注释:

  ①④⑤(12)参见多尔逊编:《农民风俗和野蛮人神话》(Richard M Dorson. Peasant Customs and Savage Myths: Selections from the British Folklorists.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68),英文版,第1-6页、第219页、第257页、第233页;高丙中:《民俗文化与民间生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46-47页、第14页、第17页、第5页。

  ②登在《雅典娜之坛》周刊第982期上,1846年8月22日出版,被收入阿兰•邓迪斯主编的《民俗研究》(The Study of Folklore)和理查德•多尔逊编的《农民风俗和野蛮人神话》(Richard M Dorson. Peasant Customs and Savage Myths)。

  ③参见泰勒的《原始文化》第二章“文化遗留物”,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年。

  ⑥夏洛特•班尼(Charlotte Sophia Burne):《民俗学手册》,程德祺等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第1-2页。

  ⑦容肇祖:《北大歌谣研究会及风俗调查会的经过》,广州中山大学《民俗周刊》,第15-16、17-18期。

  ⑧⑨钟敬文:《民俗学入门•序》,载《话说民间文化》,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90年,第6页,第9页。

  ⑩高丙中:《民俗文化与民间生活•序》,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3-4页。

  (11)梁启超:《新民说》,《梁启超文选》上册,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第108页。

  (13)(14)参见雷德菲尔德(Robert Redfield):《乡民社会》(The Folk Society)载《美国社会学杂志》(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47年,第52期。

  (15)转引自户晓辉:《现代性与民间文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51页。另见《文化相对主义—多元文化观》,蓝天出版社(纽约),1972年。

  (16)(17)理查德•多尔逊:《现代世界的民俗》("Folklore in the Modern World"),载《民俗和仿俗》(Folklore and Fakelor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6年,第33-73页,第45-46页。

  (18)(23)(24)(25)阿兰•邓迪斯编:《世界民俗学》,陈建宪、彭海斌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第3页,第42页,第20页,第1-2页。

  (19)(22)《民俗、神话与传说标准大辞典》(Standard Dictionary of Folklore, Mythology, and Legend),纽约,1971年,第398页,第398页。

  (20)李扬译著:《西方民俗学译论集》,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页。

  (21)Anthony, Giddens. "Living in a Post-Traditional Society." U. Beck, A. Giddens, S. Lash, eflexive(http://www.tecn.cn).

  (26)参见黄永林:《大众传播与当代大众世界——论大众传媒的社会功能》,《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2期。

  (27)参见仲富兰:《民俗传播学》,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7年版,第447—469页。

  (28)孙信茹:《传媒与民俗生活变迁——甘庄的个案分析》,传媒观察网,http://www.chuanmei.net,2002年7月4日。

  (29)阿尔温•托夫勒:《第三次浪潮》,北京:三联书店,1983年,第371页。

  (本文刊于《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2期)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程巍]迷雾一般的计划:胡适的“文学革命”与“联省自治”
下一条: ·[朱刚]民俗学的理论演进与现代人文学术的范式转换
   相关链接
·[邓苗]民俗人与当代中国民俗学的人性书写·[邓清源 黄永林]要素传承与功能重构: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的当代变迁
·[耿波]仪式与距离:中国传统春节的社会组织意义与艺术性·[江帆]从“地方”镜像 到“故事里的中国”:本土故事的现代张力及其意义
·中国民俗学会新会员名单(2023年7-8月受理)·“中日民俗学学术交流论坛(2023)”在山东大学开幕
·[李楠 陈琛]论应节戏的文化内涵·[刘晓春]人的历史比学科更长久
·第二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昆明举行·第二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云南大学文学院顺利开班
·中国民俗学会新会员名单(2023年5-6月受理)·[林旻雯]民俗生活中的掷筊实践与衍变
·[王琴] “草药有命”与“自我神化”:粤北瑶族医药从业者的道德重塑·敬文民俗学沙龙:历年活动汇总(2004-2023)
·[施爱东] 恶日端午:阴阳相争的死生故事·第二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拟录取学员名单公告
·“中国民俗学高端论坛(2023)”在山东大学成功举办·中国民俗学会新会员名单(2022年9-2023年4月受理)
·民间叙事研究经典系列讲座 | 朝戈金教授讲授“口头传统与口头诗学”·[康丽]民俗学家的想象力与民俗学学科的生命力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