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在中山大学开幕   ·[叶涛]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开幕词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田野研究

首页民俗学专题田野研究

山西晋中后沟村民俗普查提纲细目
  作者:乌丙安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1-31 | 点击数:18667
 
 
5.交通:
村里通行的上下道路是什么样的?/土道或是石板路吗?/上下山路能行车吗?/有什么桥梁吗?/本村通向外村城镇的道路如何?/村里人外出有哪些老式运载车辆和牲畜用作交通工具?/本村有靠近大道的货栈、旅店吗?/村里日常的搬运都用什么工具?/村民到外地都住什么旅店?/老式车辆和马具绳套还有吗?/
 
6.信贷:
村里相互借贷的方式有哪些?/借贷的契约怎样做?/还有人保留着老式样的借据契约吗?/高利贷有哪些隐蔽活动方式?/有进城镇储蓄、贷款的情况吗?/有进城典当抵押借钱的做法吗?/有人保存早年当铺的当票吗?/
 
7.服饰:
男女老幼日常是怎样穿着打扮的?(包括男女发式、女人化妆、常服和劳作服、内衣和外衣)/春夏秋冬四季的单、夹、棉、皮衣服鞋帽都有哪些?有什么特点?/干农活、放牲口、做家务的劳作衣服鞋帽都有哪些?/有哪些礼仪节日服装和装束?(包括衣服、鞋帽在质料、色彩、工艺等方面与常服的差别)/衣服鞋帽的家庭手工裁缝怎样制作?(包括小儿虎头帽、兜肚、围嘴、护襟、马甲等的制作)/妇女绣花有哪些手艺?(如衣服领、袖、襟、下摆、裤脚、裙边的多种花边,背心、坎肩、童帽、女鞋上的花鸟虫鱼刺绣等)/村里有专业裁缝吗?/近百年来老式穿戴衣服、鞋、袜、帽、巾还有吗?(如马褂、坎肩、裹肚、月华裙、百褶裙、弹墨裙、膝裤、绣花围裙、瓢帽、头帕、勒勒箍帽、毡帽、弓鞋、绣花鞋等)/
 
8.饮食:
村里日常是三餐食制吗?有季节性两餐的习俗吗?/不同季节和农忙农闲都吃什么饭菜?/早午晚三餐常吃什么喝什么?(包括主食副食搭配、米食面食搭配、干稀搭配及用餐时间等习俗)/节日、祭日和忌日有哪些饮宴习俗?/宴席规模大小?吃哪些菜肴?数量多少?/村里饮宴、会餐怎样操持?有什么方式?/本村有什么特殊风味饮食?(如莜面拷粩粩、荞面圪飩儿、羊肉臊子、炒灌肠、羊杂割汤、疤饼、饸饹等)/本村饮食用料和当地土特产有什么关系?/制作食品的技术、方法都有哪些?(蒸、煮、煎、烤、炸、烙、腌菜、干菜等的制作技法)/制作食品的大小工具都有些什么?如石磨、石碾、铁鏊子、饸饹床、漏瓢、炒瓢、铲锨、切面刀、对把拨面刀、削面刀、菜刀、锥窝、杵子、砸瓯、擦擦、之类)/
 
9.居住:
村庄居室建筑有什么特点?/是土窑洞吗?是砖石接口子窑吗?是砖石旋窑吗?/民居房屋建筑有什么样式和风格?/建筑物有什么木雕、砖雕、石雕和彩绘之类的装饰艺术?/建房有什么仪式和风俗?破土打夯、上梁起墙、钉椽盖顶都有仪式?/早年盖房讲究什么风水?放置什么镇宅物?/打墙建屋都用什么工具?(如木夯、夯杵、夯槌、镢、锨等)/住新房、迁新居有什么习俗?/本村家户、宅院有几种格局?(院墙、院门、门楼、照壁、三合院、四合院、二进院、三进院等)/庭院建筑物有多少功能?/室内各种家具和器皿的陈设是什么样式?有什么装饰?/居民在室内外有什么起居习俗?(包括不同辈份亲属的居室分配、寝卧规矩和方式等)/居家用的各种老式用具器皿都有哪些?现在还用吗?/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丙安小屋

上一条: ·[萧梅]20世纪中国民族音乐学实地考察问题(下)
下一条: ·[董晓萍]民俗学者与文艺学者的田野作业
   相关链接
·华西民俗学论坛(2025)|“回向历史的民俗学:理论、方法与实践”学术研讨会在蓉启幕·《民俗研究》:2025年第2期目录
·中国民俗学会2025年年会征文启事·敬文民俗学沙龙:第42期活动预告
·中国民俗学会新会员名单(2025年1-2月受理)·[彭牧]从专家主导到社区参与:美国公共民俗学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形成
·[毛巧晖]从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到田野研究新范式·深切缅怀陶立璠先生——中国民俗学会唁函
·《民俗研究》:2025年第1期目录·[刘先福]芬兰历史地理学派的生成与演进
·敬文民俗学沙龙:第41期活动预告·中国民俗学会新会员名单(2024年11-12月受理)
·[杨德亮 金明艳]民俗学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周星] “民俗”的体系化与“民俗学”的体系化——对中国民俗学教科书的结构分析
·专访中国民俗学会会长、山东大学特聘教授叶涛·中国民俗学高端论坛(2024)在济南举行
· 中国民俗学会积极参与春节申遗工作·《民俗研究》:2024年第6期目录
·[叶涛]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开幕词·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在中山大学开幕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5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