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首页民俗学专题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毛巧晖]遗产化与民俗节日之转型
——基于“2017‘敛巧饭’民俗风情节”的考察
  作者:毛巧晖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9-08-11 | 点击数:6398
 

摘要:“敛巧饭”是北京市怀柔区琉璃庙镇杨树底下村一带在元宵节的特殊风俗活动,其包含“扬饭喂雀儿”及“乞巧”之俗等。这一习俗蕴含了早期的太阳崇拜、鸟信仰以及女性“乞巧”、春耕仪式、敬老等文化元素,2008年被纳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遗产化过程中,这一节俗转换为“‘敛巧饭’民俗风情节”,在转换过程中,它进入社会“公共”领域,从时间程序、敛取食材过程到参与人员的安排都纳入了现代秩序;同时它也被“标准化”“规范化”,具备了“现代性”“娱乐性”,但节俗的核心仪式渐趋演化为“陌生化”的他者仪式展演,文化内涵与功能变得单一化。新型民俗节庆是未来发展的趋势,在这一形式中须注重节日丰富的文化内涵与功能的多样性,应将传统节俗中的重要文化元素转换为当下社会可资借鉴的文化资源。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节日;民俗节庆;“敛巧饭”习俗


  “敛巧饭”,即北京市怀柔区琉璃庙镇杨树底下村一带在元宵节的一些特殊风俗活动,每到正月十六前夕,村中十二三岁的少女到各家敛取大米、各类杂粮及蔬菜。正月十六由成年妇女将所敛实物做熟,供全村人一起食用,在食用前由年长者先扬饭喂雀儿,并念诵吉祥之词。当地人将“雀”称为“巧”,这一民俗活动又兼具“乞巧”之俗。“敛雀饭”在锅内放入针线、铜钱等物,凡能食到者,便证明求到巧艺及财运。饭后,人们还要在村边小河的冰上行走,曰走百冰(病),即去掉百病。而且在这一时段还会有戏班及花会等活动。这一习俗迄今已有180余年的历史,2008年入选国家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传承名录。

一、杨树底下村与“敛巧饭”习俗

  怀柔地处北京市东北部,是北京市市辖区之一,其南邻顺义,西南为昌平,西是延庆,东为密云,西北至东北则与河北省赤城县、丰宁县和滦平县接壤。怀柔历史悠久,燕昭王设置渔阳郡,从所出土的战国墓葬情况看,当时这一带经济繁荣,也是中原农耕文明与燕山山脉以北的草原游牧文化接壤、交融之处,“开上谷胡市之利,通渔阳盐铁之饶”。魏晋时期,这一带战争频仍,经济遭到破坏。隋唐时期渔阳郡迁至今天津蓟县一带,怀柔则成为契丹弹汉州部落定居之所,唐王朝在今顺义一带设置了怀柔县,这也是怀柔立县之始。“怀柔”之名源自《诗经》“怀柔百神”,其意为招来安抚,这与唐王朝当时允许少数民族入关定居的政策息息相关。金、元、明、清时期,它作为首都的畿辅要地,位置也极其重要,但是一直到新中国成立前,这一带经济都相对落后,民众经常出外逃荒,出现了“烟火几绝于千家”的情形,且居民流动性较大,移民村较多,杨树底下村即是其中之一。

  杨树底下村地处怀柔山区,群山环抱,交通闭塞,位于琉璃庙镇以西22公里处,再往西5公里则是延庆地界,距离其最近的是20公里外的延庆四海镇。从琉璃庙到四海镇的公路紧挨村南,早期村落与外界联系主要靠这一通道。杨树底下村以靳、霍两姓为主,其他还有黄、梁、常等姓。靳、霍两姓均从外地移入,一种说法认为靳、霍两姓都来自山东德州。相传清嘉庆、道光年间山东德州大旱,大量村民外出逃荒,靳、霍两姓部分族人陆续迁到怀柔杨树底下村,他们在此生息繁衍,至今已有13代。另一种说法则是霍姓从密云区苍头村迁来,来时是兄弟俩,至今有宗谱排字为“永宏长久在,正大光明来”。无论哪种说法,杨树底下村都是清代嘉庆、道光年间形成的移民村。从清嘉庆年间到现在约200年的时间里,这里的民众在这片土地上生活劳作,至今他们像中国的许多农村一样,生活较为富足,但村中主要是老人留守,最年轻者为50岁左右,青年人和孩子都已移居到城市。村落房屋依照住建部新的农村规划,不再拆迁重建,而是在原地翻建,要建女儿墙,按照规划2017年建好35户,2018年在村里建一条步行街。现在全村有农业人口263人,非农业人口82人,有传统民居618间。按照规定,目前村里所有的农户、非农户都归村委员管理。

  杨树底下村村名缘于一株大青杨,与二郎神担山赶日的神话有关。当地相传二郎神赶了九个太阳后,看到大青杨,想在树荫下小憩片刻,等树荫偏斜后再继续逐日,没想到树荫一直罩在他头上,等他一觉醒来时太阳已“逃跑”了。这一神话与其他地域的马齿苋(俗称“不死草”)救太阳的神话故事一脉相传,只是用大青杨这一地方方物置换了“马齿苋”,其神话内核依然是“担山”与“赶日”。正如维科所说:各民族最早的知识“都是神话和神话故事的解释”,神话故事是各民族最古的历史。二郎神担山赶日神话是民众对日月山川等自然世界认知的一种表达,太阳对人与万物极其重要,但世界又怕干旱与炙烤。人们希望太阳既能满足万物对阳光雨露的需求,又不会“十日炙烤”,对太阳的信仰与鸟息息相关。从距今6 000至8 000年前河姆渡文化遗址出土的“双鸟舁日图”恰是太阳神鸟远古时期的图像化。《山海经·大荒东经》:“汤谷上有扶木,一日方至,一日方出,皆载于乌”,《淮南子·精神训》中说“日中有踆乌”,高诱注“踆犹蹲也,谓三足乌。”杨树底下村村名来历的神话故事与“敛巧饭”习俗的“山雀信仰”恰是太阳崇拜与鸟信仰在民众日常生活中的呈现。随着社会发展,人们对于太阳和鸟的知识已经超越了“原始文化”的知识体系与逻辑,但是这一知识在信仰仪式中依然存续并发展。至今南方很多民族与区域还有鸟信仰留存,比如在京族每年的哈节祭祀中,祭祀对象之一就是点雀大王。点雀大王现在京族地区有信仰而无口传叙事,但是在京族的起源地越南涂山一带,这一神话故事依然流传。他们认为点雀大王是帮助人们消除旱灾或杀死水怪的神灵,其被称为“点雀大王”是因为根据这一神灵在米粉或米面上所留的脚印,可以判别出是鸟的痕迹。而在杨树底下村谷种来源的神话中,专门提到靳、霍两人丢失种子后,山雀将种子从石缝中叨出,两人叩头念道“多谢雀神相助,待等庄稼收成后,即使我们自己不吃,也要先敬诸位雀神!”此雀神与点雀大王有诸多相似之处。至于杨树底下村“敛巧饭”是靳、霍两姓迁徙到此处携带而来的,还是一直在怀柔琉璃庙一带就留存这一习俗,从当下的史料很难考证,再加上民俗源流考辨还存在很多未知因素。但是从“敛巧饭”并不是杨树底下村一处独有可以推知,这一习俗应该是由多种文化层结合凝筑而成的。太阳与鸟崇拜在中国南北方是较为普遍的一种信仰存在,可能是当地本就有这一文化信仰或知识认知,后来者又有认同的基础,因此很容易将其内化为自己的“地方性知识”。杨树底下村的习俗在时代变迁中保存得相对完整,尤其是“扬饭喂雀仪式”代代传承。以鸟崇拜为核心的这一信仰或崇拜仪式又不是单一的文化内涵,它与元宵节这一民俗时间节点相结合,融入了大量的新的文化元素。首先就是与女性性别身份结合,融入了男性社会对女性角色的期待,即女性的“巧”。在采集社会,无论男女都处于生产的主力地位,“男女平等程度远远超过农业社会,没有重男轻女这回事……采集狩猎社会,两性平等程度都高”,只是到了农耕社会,男女性别分工与社会价值体现渐渐不同,女性的社会地位进入“男耕女织”的模式,对女性社会价值的考量亦以此为标准。再者就是这一习俗与“春耕仪式”“敬老”以及村落内部人际关系的协调相结合。这些文化因素使得这一节俗内涵丰富,同时也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元宵节文化。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贾志杰】

上一条: ·[尹晓龙]西汉太一神祭祀与元宵节起源
下一条: ·[张勃]振兴传统节日,大众传媒怎么做
   相关链接
·敬文民俗学沙龙:第40期活动预告(2024年3月17日上午9:00)·首期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插花高级研修班在京开班
·朱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研究:概念、历史及趋势》·巴莫曲布嫫: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研究:概念、历史及趋势》
·青岛大学举办“万柿大集——第三届柿子采摘文化节暨胶州非遗进校园活动”·王晨阳:在“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 学术论坛上的致辞
·“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学术论坛在山东大学举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亚多部门地区办事处驻华代表处主任夏泽翰教授:两个关键点
·视频 ‖ 水是一切生命之源:魁立先生访谈·新书发布 |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国经验》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选编·[王晨阳]全面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
·[王晨阳]非遗成都论坛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马盛德:非遗传统舞蹈首先是保护传承,“创新”不能太着急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八届常会将在博茨瓦纳卡萨内召开·中国民俗学会纪念《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通过二十周年学术专栏在线发布
·[程瑶]从饮食技艺到粮食安全: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的中国实践及其路径选择·[郭翠潇]从“非物质文化遗产”到“活态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术语选择事件史循证研究
·[冯王玺]中国少数民族戏剧学术二十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实践路径·[邹培培]非遗语境下生产民俗对地方认同的建构路径与内在机制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