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端午节专题

首页民俗学专题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端午节专题

[刘晓峰]端午节的文化边界
——在东亚文化框架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之间
  作者:刘晓峰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3-06-12 | 点击数:5374
 

  一、引人注目的端午节申遗

  2009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在阿布扎比审议并批准了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 76 个项目。中国共有 22 个项目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这是中国入选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最多的一年。22 项新选入项目中,端午节赫然在内。由官方提供的新闻通稿介绍端午节说:“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节期在农历五月初五。迄今已有 2500 余年历史。由驱毒避邪的节令习俗衍生出各地丰富多彩的祭祀、游艺、保健等民间活动,主要有:祭祀屈原、纪念伍子胥、插艾蒿、挂菖蒲、喝雄黄酒、吃粽子、龙舟竞渡、除五毒等。各种活动因地而略有不同,湖北省秭归县的“屈原故里端午习俗”、黄石市的“西塞神舟会”、湖南省汨罗市的“汨罗江畔端午习俗”、江苏省苏州市的“苏州端午习俗”和浙江等全国广大地区均各具特色。端午节是蕴涵独特民族精神和丰富文化内涵的传统节日,对中国民俗生活有重大影响。”

  站在一个研究者的专业立场看,端午节第一个被中国政府申请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很不自然的事情。所谓“百节岁为先”,在中国传统岁时节日中,影响最大而且地位最高的节日理应首推春节。如果要把中国传统岁时节日纳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请序列中,第一个被排入的节日应当是春节而不是端午。并且很多专家早在 2006 年、2007 年就针对春节申遗提出一系列呼吁。所以,从很多层面上看,都应当是春节最先进入最早申请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行列。舍春节而申端午,实在是不平常的,是引人注目的特殊行为。

  然而,如果我们把目光从单纯的专业角度转向社会,回顾一下2005年11月韩国 “江陵端午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定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发中国网民的“端午保卫战”,不是中国第一节的春节而是端午节第一个被中国政府申请成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又非常容易理解。它不过是那场“端午保卫战”的延续和一个象征性的结果。2005年11月韩国 “江陵端午祭”申遗成功这一事件影响巨大,很大原因是因为它是一个系列的启动过程。2004年4月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讲话,到《人民日报》记者刘玉琴同年5月关于韩国申报端午节为本国的文化遗产的报道,到5月岳阳市政府在南湖广场举行了“保卫端午”的万人签名活动,以及2005年11月韩国 “江陵端午祭”申遗成功。这一切给中国政府和人民一次很好的教育。于是出现了2006年至2007年之间有关春节申遗的系列呼吁,于是有了把中国的端午节优先放入申遗行列的行动和结果。正因如此,端午节申遗才成为我们这里加以注目和讨论的题目。

 ↓阅读全文请下载PDF附件↓


下载相关附件>>>>

  文章来源:中国端午文化网 06-06 10:30
【本文责编:博史伊卓】

上一条: ·嘉兴端午习俗(视频)
下一条: ·[王琛发]马来西亚华人端午节的历史与内涵
   相关链接
·敬文民俗学沙龙:第40期活动预告(2024年3月17日上午9:00)·首期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插花高级研修班在京开班
·朱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研究:概念、历史及趋势》·巴莫曲布嫫: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研究:概念、历史及趋势》
·青岛大学举办“万柿大集——第三届柿子采摘文化节暨胶州非遗进校园活动”·王晨阳:在“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 学术论坛上的致辞
·“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学术论坛在山东大学举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亚多部门地区办事处驻华代表处主任夏泽翰教授:两个关键点
·视频 ‖ 水是一切生命之源:魁立先生访谈·新书发布 |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国经验》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选编·[王晨阳]全面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
·[王晨阳]非遗成都论坛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马盛德:非遗传统舞蹈首先是保护传承,“创新”不能太着急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八届常会将在博茨瓦纳卡萨内召开·中国民俗学会纪念《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通过二十周年学术专栏在线发布
·[程瑶]从饮食技艺到粮食安全: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的中国实践及其路径选择·[郭翠潇]从“非物质文化遗产”到“活态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术语选择事件史循证研究
·[冯王玺]中国少数民族戏剧学术二十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实践路径·[邹培培]非遗语境下生产民俗对地方认同的建构路径与内在机制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