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文旅融合背景下乡村振兴与物质民俗研究学术工作坊招生启事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在中山大学开幕   ·[叶涛]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开幕词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田野报告

首页民俗学文库田野报告

[朱霞 李晓岑]西藏自治区芒康县盐井镇的井盐生产
  作者:朱霞 李晓岑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8-03 | 点击数:7334
 

 

[内容提要]本文实地考察了西藏自治区芒康县盐井镇的井盐生产,认为西藏盐井原始的井盐生产方法和盐粮交易的特点,构成了一种原生态的井盐生产民俗。这种生产方式和民俗,现在仍然对周围的少数民族的生活产生着影响。其井盐生产民俗不仅具有历史价值,也具有重要的文化遗产价值。

[关键词]西藏;井盐;生产;纳西族;藏族
 

本文刊于《中国藏学》2007年第3期

作者授权本网发布
 

阅读全文请下载PDF文件↓


下载相关附件>>>>

  文章来源:民俗学论坛 • 北京师范大学版块

上一条: ·[朱霞]民间卤水资源分配与国家灶户制度
下一条: ·[朱霞]盐井与卤龙王:诺邓盐井的技术知识与民间信仰
   相关链接
·[周玥]刺绣非遗生产性保护中的文化协商与女性主体赋权·[赵李娜]从“知识留白”到“独立门类”:中国当代家居整理实践的知识生产与出版嬗变(1978-2024)
·[张一帆]虚拟空间中的民俗:新媒体语境下民俗传播特征与知识再生产·[张兴宇 李有明]传统节日的新媒体传播与地方性知识再生产
·[王怡然]《如懿传》吐槽现象的话语生产与亚文化解读·[王心怡]“名”“实”之间:走马镇空间生产与故事传统传承
·[谭羽聪]媒介、复制与共创:网络文学生产机制的一种想象·[索朗旺姆]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阈下“波罗木刻”传承与创新研究
·[孙正国]故事诗学的自主知识生产与理论创新·[孙佳]中原地区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生产与价值重构
·[苏永前]话语、意识形态与知识生产·[宋赫]成为曲种:20世纪50年代曲种概念的生成与建构
·[任宽]中国虎故事的历史演变及其自主知识生产·[彭牧]现代性的他者、文化身份与美国民俗学的知识生产
·[吕文君]流动的祠堂:仪式中的宗族镜像与秩序再生产·[刘欣 朱堃]新质生产力驱动民俗学研究方法变革的内在机理与实践路径
·[林美静 赵梦泽]地方技艺的空间生产:江苏大豆类非遗文化聚落生成探析·[李文文]算法时代的“数字灵媒”:短视频平台上占卜民俗的知识再生产与本土化重构
·[纪秋悦]民国初期上海宝卷的书籍生产与知识阶层转型:以《针心宝卷》的书籍史为例·[段湘怀]传统手工业社会的技艺伦理生产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5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