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民俗学会2025年年会论文•
流动的祠堂:仪式中的宗族镜像与秩序再生产
——以鲁中C村“请家堂”为例
吕文君
(吉林大学)
摘 要:盛行于鲁中南地区的“请家堂”是一种在特定时间通过特定仪式将已故祖先“请”回家中,与在世家族成员共度节日的神圣性家庭祭祖仪式,其过程包括“请家堂”、“守家堂”、“拜家堂”、“送家堂”四个核心环节,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过渡礼仪框架。请家堂仪式作为鲁中南无祠堂宗族联结的重要纽带,通过仪式的展演实现宗族秩序的再生产以及文化基因的传承,本文基于过渡礼仪理论与象征资本再生产框架,通过主客位双轨民族志方法,以鲁中C 村“请家堂”仪式为个案,剖析无祠堂宗族如何通过年度性仪式操演实现三重再生产:时空秩序(神圣/世俗的周期性转换)、权力结构(父系权威的展演与社会经济地位确认)以及文化基因(孝道伦理的代际传递),研究揭示,该仪式在城市化冲击下正经历“从信仰到形式”的嬗变,其作为非制度化宗教实践,在政策保护与现代化张力中维系着宗族连续性的文化根基。
关键词:祖先崇拜;过渡礼仪;请家堂;象征资本;无祠宗族仪式再生产
下载相关附件>>>>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