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议时间:2015年12月11日9:00时—18:00时
 会议地点:北京大学理科5号楼2层(社会学系)203会议室
 开幕式(9:00) 第一场“过渡礼仪”概念:通古今之变 (9:35-10:45)
 主持人:刘正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人类学所) 发言人(每人10分钟):张举文(美国威涞大学东亚系):
 《有关过渡礼仪模式的扩延与分析方法的思考》
 周  星(日本爱知大学):
 《“搬运”日常的仪式》
 萧  放、贺少雅(北京师范大学人类学与民俗学系):
 《“伦理”:中国成人礼的核心概念》
 宋靖野(中山大学人类学系):
 《从过渡礼仪到普遍阈限:人类学对当代文化形貌的一种诠释》
 评议人:吕微(10:15—10:25)提问和回答(10:25—10:45)
 茶歇(10:45—10:55) 第二场 田野中的过渡礼仪:究天人之际
 (10:55—12:05)
 主持人:林继富(中央民族大学文传学院) 发言人(每人发言10分钟):陈华文(浙江师范大学学术期刊社):
 《形式与本质:过渡与阴阳转换》
 张士闪(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
 《拜师礼仪中的圣俗交织与转化:华北梅花拳的案例》
 区锦联(贵州师范大学国际旅游文化学院):
 《家宅信仰空间的仪式建构:对粤西一个村落乔迁习俗的考察》
 王  荣(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
 《“文化变迁中的诞生礼:以<义序的宗族研究>为例”》
 评议人:刘晓春(中山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11:35—11:45)提问和回答(11:45—12:05)
 午餐(12:05—13:00) 第三场 经典概念的拓展之一:仪式与神话
 (13:00—15:00)
 主持人:王宪昭(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所) 发言人(每人10分钟):陈连山(北京大学中文系):
 《“神圣叙事”作为一个概念》
 黄金葵(首都体育学院管理与传播学院):
 《度化叛逆者的通过仪式:<西游记>神话象征主义的社会文化隐喻》
 张海岚(华东师范大学民俗学所):
 《世俗生活中的“神话”建构:基于媒介仪式视角的明星婚礼》
 刘忠魏(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
 《意义与化身:“交融”的另一个构想》
 评议人:陈岗龙(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13:30—13:40)提问和回答(14:40—15:00)
 茶歇(15:00—15:10) 第四场 经典概念的拓展之二:后现代仪式观(15:10—16:30)
 主持人:尹虎彬(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人类学所) 发言人(每人10分钟):施爱东(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
 《“过渡礼仪”视角下的“学术革命”》
 陈泳超(北京大学中文系):
 《一次人神合谋的民间调停:以“动力学”致敬“过渡礼仪”》
 王杰文(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学院):
 《“我们自己搞一个仪式”:关于“仪式话语”之“表演性”的思考》
 户晓辉(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
 《未来民俗学导论》
 评议人:张举文(美国威涞大学东亚系)(16:00—16:10)提问和回答(16:10—16:30)
 自由讨论(16:30—17:30)     文章来源:民俗学论坛 2015-12-10 10:31【本文责编:CFNEdito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