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文旅融合背景下乡村振兴与物质民俗研究学术工作坊招生启事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在中山大学开幕   ·[叶涛]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开幕词  
   本网公告
   学会简介
   学会章程
   学会机构
理事会
秘书处
中国民俗学网编委会
中国民俗学会志愿者团队
   学会大事记
   学会会议
会议动态
联办会议
   学会活动
中国民俗学会与非遗保护
我与中国民俗学会:纪念中国民俗学会成立30周年
中华春节全景纪实摄影行动
生肖卡通设计有奖征集
感受春节:马鸣湖杯学生征文
春节文化网上谈
   知识中的伙伴
敬文民俗学沙龙
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北京民俗博物馆
学苑出版社
妙峰山研究会
   对外学术交流
中美非物质文化遗产论坛
   学会出版物
学会年刊
中国民俗学年鉴
   联系我们

2025年会专区

首页中国民俗学会学会会议历届年会2025年会专区

[高崇勋 周恩 吕志华]非遗保护视域下山东地方戏曲助力民俗场馆建设研究报告
  作者:高崇勋 周恩 吕志华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25-10-16 | 点击数:8
 

•中国民俗学会2025年年会论文•

非遗保护视域下山东地方戏曲助力民俗场馆建设研究报告

高崇勋 周恩 吕志华

山东艺术学院

 

摘 要:本文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角,系统研究了山东地方戏曲助力民俗场馆建设的现状、模式与路径。通过对山东省775家民俗场馆的实地调研与数据分析,发现当前省内戏曲参与场馆建设的比率为24.65%(191个),其中戏曲以动态形式参与的占比为14.7%(114个),整体呈现出东中部密集、西部薄弱的地域不均衡特征。研究总结出戏曲助力场馆建设的三种主要模式:静态展示,即通过文物、文献与数字化手段构建戏曲“物质档案”;动态参与,即以演出、研学与民俗活动实现活态传承;动静结合,即通过场景化联动提升文化体验,典型如潍坊杨家埠的“白天赏非遗、夜间观戏曲”模式。论文以青岛市民俗博物馆(天后宫)为典型案例,深入剖析其通过戏曲陈列数字化、演剧活动常态化及妈祖与戏曲文化的共生机制实现场馆功能拓展的成功经验;同时经过对典型案例的整理研究,指出当前大部分场馆所面临着资金短缺、人才断层、剧种同质化及技术应用不足等困境。最后,基于SWOT分析矩阵,从优化资源整合、强化科技赋能与推动社区融合等方面提出策略建议,以期为构建戏曲与民俗场馆协同发展新格局提供理论参考与实践指南。
      关键词:非遗保护;山东地方戏曲;民俗场馆;戏曲动态演剧;动静结合

 


下载相关附件>>>>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付晓丰]从技术祛魅到新民俗建构:中国婚礼摄影的现代实践与文化重构
下一条: ·[高继显]城市民俗学视角下的夜市文化研究
   相关链接
·[葛玲]当代赫哲族“伊玛堪”传承情况调查·[程瑶]“活鱼要在水中看”:非遗保护政策研究的立场、理念和循证路径
·如何让非遗在新时代焕发新光彩?·[康丽]非遗保护与性别平等:春节申遗成功说起
·[巴莫曲布嫫]将青年的声音带到非遗保护最前沿·“数字环境中的非遗保护:互联网失序治理与检察公益诉讼制度”学术研讨会顺利举行
·《法制与新闻》杂志专访全国人大代表巴莫曲布嫫:展示非遗保护“中国经验”·展示非遗保护“中国经验”
·[杨利慧 丁红美]中国非遗研究20年:成就、焦点、贡献与问题·“中国非遗保护20年:成就、挑战与展望”学术论坛在北京师范大学成功举办
·非遗热点丨全国人大代表巴莫曲布嫫:通过非遗保护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全国人大代表巴莫曲布嫫:通过非遗保护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山东大学举办非遗保护学术论坛 隆重纪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公约》通过二十周年·[马盛德]非遗见证了人类的创造力 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
·[朱莉莉]非遗传承实践选择与提升路径分析·[王邱园]庄户剧团:还于乡野的非遗保护探索
·[涂亚君 东杰夫]艺术感知与文化衍生:民间传统手工艺的艺术体验应用实践·[吕殿增]杨七郎墓传说的精神遗产及其保护
·[陆慧玲]回到故事讲述传统的民间传说类非遗保护·[李莹]从“第三田野”视角看非遗保护工作中的存在问题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5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