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民俗学会2025年年会论文•
回归戏剧表演传统:从“戏/俗二分”到“戏/俗并置”的非遗保护范式转型
赖伟鸿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摘 要:在非遗保护过程中,“传统戏剧类”非遗项目确定了以剧种命名的保护对象,“戏俗”则不断游移于戏剧和民俗之间的模糊地带。“民俗”和“戏剧”之间向来是交织互动、同生共存的关系,非遗保护中的戏俗溢出了传统戏剧所指征的表演艺术范畴,应该被视为戏剧表演传统的有机组成部分。以泉州高甲戏为例,戏俗的缺席背后映射着“戏/俗二分”的非遗保护实践逻辑,体现了非遗保护分类机制与过程性保护之间的张力关系。因此,回归戏剧表演传统的“关系”视角,将戏俗置于动态开放的行动者网络,有助于调和长期以来的“戏/俗二分”局面,进而实现“戏/俗并置”的非遗保护范式转型。
关键词:c
下载相关附件>>>>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