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文旅融合背景下乡村振兴与物质民俗研究学术工作坊招生启事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在中山大学开幕   ·[叶涛]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开幕词  
   本网公告
   学会简介
   学会章程
   学会机构
理事会
秘书处
中国民俗学网编委会
中国民俗学会志愿者团队
   学会大事记
   学会会议
会议动态
联办会议
   学会活动
中国民俗学会与非遗保护
我与中国民俗学会:纪念中国民俗学会成立30周年
中华春节全景纪实摄影行动
生肖卡通设计有奖征集
感受春节:马鸣湖杯学生征文
春节文化网上谈
   知识中的伙伴
敬文民俗学沙龙
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北京民俗博物馆
学苑出版社
妙峰山研究会
   对外学术交流
中美非物质文化遗产论坛
   学会出版物
学会年刊
中国民俗学年鉴
   联系我们

2025年会专区

首页中国民俗学会学会会议历届年会2025年会专区

[崔亚薇 汪瑶]丧葬仪式中的权力流动与情感实践
——以远安地区为个案的研究
  作者:崔亚薇 汪瑶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25-10-16 | 点击数:13
 

 •中国民俗学会2025年年会论文•

丧葬仪式中的权力流动与情感实践

——以远安地区为个案的研究

崔亚薇 汪瑶

(华中师范大学)

 

摘 要:鄂西南东北部的远安地区至今保留着繁复的传统丧葬仪式,作为人生礼仪的终章,丧葬仪式场域中存在复杂的主体互动关系,主家、宾客、执仪者及执仪者内部呈现动态变化的群体边界,权力作为流动的关系形态,在各方主体的博弈过程中不断重构与巩固。情感因素的加入则能够进一步消解权力流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冲突与摩擦,有助于实现权力合理性建构、传承秩序确认及社会共识凝聚等多重功能。文章将权力置于丧葬仪式这一微观社会情境中,以其流动过程作为核心分析框架,关注情感的策略性运用及其在权力交接中的工具性价值,有助于理解传统社会中情感与社会结构、权力秩序的互构关系,同时也有助于理解传统民俗仪式在现代社会中的文化韧性与存续价值。
       关键词:丧葬仪式;权力;情感


下载相关附件>>>>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崔若男]从“national poetry”汉译看歌谣运动的文化民族主义取向
下一条: ·[崔泽玲]山西朔州社火寻踪:从朔城区到平鲁区,看地方文化在全球交流与本土扎根中的传承新径
   相关链接
·[徐鹏飞]生长与式微:农村丧葬仪式的变迁·[隋丽]民间叙事的情感逻辑:基于黄振华故事讲述的分析
·[任亚丽]舞蹈表演在情感与形式之间的表达·[彭田菲]仪式操演与身体建构:基于鄂西土家族“撒叶儿嗬” 丧葬仪式的田野调查
·[廖欣梅]区域历史与神灵信仰:以福建西部石佛公信仰为个案·[李鑫睿]身体技术的习得、“破损”重组与性别突围
·[李向振]公共事件中的村落政治及其实践逻辑·[才晶]丧葬仪式中人际关系的影响因素
·[张磊]村落公共性再生产中的知识权力机制·[袁帅]丧葬仪式专家话语权表现形式及特性
·[孙愈]村落丧葬仪式的消费异化与优化治理·[苗欣悦]“送路”:复合的过渡仪式和情感表达
·[刘文江]从“王莽赶刘秀”到“穿越者王莽”·[李君]中国“结”:情感与功能
·[才晶]豫东地区睢阳区胡勋“做坟”习俗与村落内部人际关系·[李靖]美国女性主义民俗学研究的理论之路
·[刘晓悦]民俗文化对家族成员间情感的凝聚作用·[张晨]“圩”场情感交融的历史过程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地方经验
·[杨慧玲]疫情下的民俗与权力实践·[严曼华]身份认同与情感共振:朝山进香群体的祭祀圈研究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5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