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民俗学会2025年年会论文•
情感理论视阈下神话的生态救赎路径研究
——基于情动理论与递归认识论的考察
李艳芳
(云南大学)
摘 要:本文从情感维度探讨神话在生态救赎中的可能性,整合多理论构建相关路径。卡西尔符号形式哲学指出,神话思维以情感为基质,通过具象性、象征性及“生命一体化”预设构建世界,情感是维系生命关联的精神纽带,使神话成为人类内在生命形式的表达。
情动理论中,斯宾诺莎、德勒兹等人提出情动是身体力量的连续流变,加塔利将其与生态伦理结合,以“变异的感动和情动”激活生命特异性。施密茨现象学理论提出情感是弥漫空间的“氛围”,具空间弥漫性等特征,构成人与生态空间的原初联系。贝特森递归认识论通过“界面设定—掠视转化—双重视象”实现生态救赎整体认知。本文试图从情感维度重新发掘神话的生态价值,探索其通过情动机制、情感氛围与认知重构推动生态救赎的可能性。综上,挖掘神话情感特质结合相关机制,能唤醒生态行动,为永续共生提供支撑。
循着神话的“情感基质—情动生态激活—情感氛围空间建构—认知递归的实践路径”的逻辑脉络,系统阐释神话如何通过情感维度参与生态救赎。在科学理性与工具思维难以触及的精神领域,神话以其永恒的“真理感”穿越时空,为当代人类点亮一盏回归生命本源的明灯,探索一条“因爱而美、因情共生”的生态救赎之路。
关键词:神话思维;情动理论;情感氛围;生态救赎
下载相关附件>>>>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