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民俗学会2025年年会论文•
西北饮食文化交融研究
——以传统石磨为例
阿盈娜 何彬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北京联合大学)
摘 要:磨是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乡间加工粮食为面粉的主要用具。磨的产生,使中国人的饮食由“粒食”发展成为“面食”,对食物生成的多样化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西北人酷爱吃面,西北面文化在中国面食文化中占据着很重要的位置。本文从民俗学研究物质民俗的视角,详细记录并分析传统农业粮食加工工具石磨在特定地域的人们生活中产生、发展和演变的过程。借助民具学理论探讨石磨作为中国传统农业文化的瑰宝之一,在西北各民族交往、交流及交融过程中的功能和民俗文化价值。揭示其在加快西北民族地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乡村文化建设、提升西北各民族文化软实力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具有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石磨;西北饮食文化;文化交融;文化遗产
下载相关附件>>>>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