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文旅融合背景下乡村振兴与物质民俗研究学术工作坊招生启事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在中山大学开幕   ·[叶涛]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开幕词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论文

[宁稼雨]女娲补天神话的文学移位
  作者:宁稼雨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0-02-25 | 点击数:28471
 
 
[参考文献]
[1] 淮南子[M].《诸子集成》本。
[2] 司马贞.史记索隐[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3] 范宁.博物志校证[M].中华书局1980年版.
[4] 江淹. 江文通集[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5] 刘孝威.刘庶子集 [M].《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本.
[6] 全唐诗补编[M].中华书局1992年版本.
[7] 全唐诗[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8] 王建.王司马集[M]. 《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9] 柳永.乐章集[M]. 《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0] 陆游.剑南诗稿[M]. 《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1] 全元曲[M].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12] 梁启超.梁启超文集[M].北京燕山出版社1997年版.
[13] 欧阳修.欧阳文忠全集[M]. 《四部备要》本.
[14] 苏辙.栾城集[M]. 《四部备要》本.
[15] 李廌.济南集[M]. 《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6] 李复.潏水集[M]. 《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7] 李新.跨鳌集[M]. 《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8] 李纲.梁溪集[M]. 《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9] 李弥逊.筠溪集[M]. 《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0] 韩驹.陵阳集[M]. 《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1] 王十朋.梅溪集[M]. 《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2] 姜特立.梅山续稿[M]. 《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3] 元诗选[M]. 《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4] 王恽.秋涧集[M]. 《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5] 吴莱.渊颖集[M]. 《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6] 李渔.闲情偶寄[M].中国戏剧出版社1980年《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本.
[27] 王琦.李贺诗歌集注[M]. 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
[28] 姚和.姚少监诗集[M]. 《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9] 方回.瀛奎律髓[M]. 《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30] 胡祇遹.紫山大全集[M]. 《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31] 王沂.伊滨集[M]. 《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32] 袁桷.清容居士集[M]. 《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33] 两宋名贤小集[M]. 《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34] 刘基. 诚意伯文集[M]. 《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35] 罗贯中.三国志通俗演义[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排印嘉靖本.
[36] 许仲琳.封神演义[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排印本.
[37] 盛明杂剧[M].中国戏剧出版社1958年影印本.
[38] 玉梨魂[M].江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排印本.
[39] 香艳丛书[M].上海书店1991年影印本.
[40] 六十种曲[M].中华书局1958年影印本.
[41] 平山冷燕[M].春风文艺出版社1982年版.
[42] 吴承恩.西游记[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排印本.
[43] 后西游记[M].春风文艺出版社1982年版.
[44] 豆棚闲话[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排印本.
[45] 曹雪芹.红楼梦[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排印本.
(原文载于《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文章来源:中国文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童庆炳]中国叙事文学的起点与开篇
下一条: ·[陈进国 林均]明教的新发现
   相关链接
·[祝鹏程]现代民族国家构建中的西南民族神话·[郑博宇]日本素戋呜尊神话对中国“水”传说的化用
·[张勤 郑璐 经泽丰]转译与迭代:宋代神话的制度化建构及分形机制研究·[张晖]他者视角下的中国神话当代转型:韩国学者洪允姬的理论反思与实践阐释
·[张多]成为活态遗产:当代中国活态神话的遗产化进程及其思想轨辙·[尹博]上海都市生活的饮料神话:基于星巴克与蜜雪冰城网络言论的文化观察
·[宣炳善]顾颉刚昆仑神话研究的民族融合与文化交流范式的再思考·[邢光耀]少数民族神话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
·[谢言]从甘娲到娲甘:长诗《甘工鸟》价值重估·[谢虎]神话遗产旅游的文化内涵与叙事策略
·[魏畅]复归、生殖与丰产:尸体化生类型神话中的象征意涵·[王午琦]数字时代神话日常化重构与民俗学回应
·[苏永前]话语、意识形态与知识生产·[秦选涵]“汉学西传”视野下晚清传教士关于中国神话的研究
·[吕树明]论屈原多重身份影响的神话书写实践及文学策略·[陆佳妮]基于“语象综合体”视角下的钟馗神话传说、图像与仪式的互动机制研究
·[卢秋彤]作为仪式的游戏·[刘雪瑽]制造“神话”:近代中国的文化翻译与知识重构
·[刘天一]中国古代旱魃神话的改造与民间暴力禳旱观·[刘建波]论20世纪五六十年代民间文学调查队对云南彝族神话的搜集整理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5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