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文旅融合背景下乡村振兴与物质民俗研究学术工作坊招生启事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在中山大学开幕   ·[叶涛]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开幕词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论文

[王焰安]对“鲁义姑姊”型传说的考察
  作者:王焰安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5-08 | 点击数:22076
 

      3.解释植物来历的样本
     样本六:艾蒿草来历的传说
     传说有一个村子里住着的人,个个都很坏。一天,一个老太太步履蹒跚地从村子里走出来,迎面来了个青年妇女,她一手抱着一个五六岁的孩子,一手牵着一个刚会走路的孩子。老太太挺奇怪.上前问道: “你住在这村子里吗?” 青年妇女点头说是 老太太便责问: “你如何抱着大的,却让小的在地上走呢?” 那妇女回答说: “这大孩子是先房留下的, 小的是我亲生的。” 老太太心里暗想:“这村子里的人个个都坏,这女子的心却真是善良呀!'’ 于是就悄悄地对她说: “明天早晨在太阳还没有出山之前,把你家前后房檐都插上蒿子。” 说完便摇身不见了。
       这个妇女回到家后,心里十分不安,前思后想也想不出个道道来。第二天东方刚发白,她就起身按照老太太的嘱咐,割了几捆蒿子,把前后房檐都插上了。她干完刚转身进屋,外面就刮起了狂风,一刹间,四周燃起了熊熊大火。她跑出去一看,左右邻居和整个村子的房子都着火了,只有她家的房子连一根茅草都没有燃着,她抬头看着那些摇曳的蒿子,心里忽然明白了什么,原来这个老太太叫我用蒿子做
暗号呀!从此,人们把这种草叫做暗号。由于时间一长,也就把“暗号”叫成“艾蒿”了。

      4.解释神主来历的样本
      样本七:夫人庙来历的传说
      传说黄巢攻打到英德时,人们纷纷逃跑避难,有一个妇女背上背着一个大的、手上牵着一个小的孩子,艰难地向山上跑去,可刚到山脚下,黄巢的军队就赶到了。这个妇女不同寻常的举动,立即引起了黄巢的注意与好奇,他骑马来到这个妇女面前,问道:“你为什么逃跑?”妇女不知道这个问话的就是黄巢,便说:“人们都说黄巢杀人如麻,我们想逃条生路。”黄巢又问:“那逃跑,为什么要背着大的牵着
小的呢?”妇女回答说:“那个大的是我丈夫哥哥的儿子,那个小的是我自己的儿子。”黄巢听了,深受感动,就对那个妇女说:“我就是黄巢,你放心地背着小的牵着大的回去吧!我不会杀你们这些村民的。”那妇女正在将信将疑时,黄巢已向部下发出了号令,离开了村庄。
      村民们为此很感念这位妇女,在她死后,为她建了一座夫人庙,并在村庄免难的那一天都到庙里烧香祭祀。①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王焰安的个人空间 2009-03-20 08:13:00

上一条: ·[林继富]喜剧传统的地方叙事
下一条: ·[赵沛霖]论《诗经》的神话学价值
   相关链接
·[朱林]时间的空间化:民间传说的地方性再认识·[朱家钰]新媒介中泰山传说的创编与讲述
·[赵秋谨]明清民间故事漂泊母题研究·[张勤 郑璐 经泽丰]转译与迭代:宋代神话的制度化建构及分形机制研究
·[杨馨颖]董永孝道叙事三大情节单元形成与流变·[肖泽利]机智人物故事的叙事法则及分析
·[魏鹏翔]中华民族共同体视角下的西南芦笙民间传说研究·[王子蔚]水患、信仰与民俗:永定河三家店村的历史逻辑与文化建构
·[商梦圆]民间传说从通行叙事到地方叙事的流动机制·[全小国]历史人物传说的“双核连理枝结构”
·[刘樱紫]民间传说的地方化路径探究·[高艳芳]文旅融合背景下民间传说功能转向的表现、动因与路径
·[冯佳澜]秦始皇赶山鞭传说的空间诗学:基于地方性叙事理论视角下的赶山鞭传说·[翟笑轩]自然景观与民间传说的动态共生
·叶涛谈沂源牛郎织女传说:在天成象、在地成形·[陈泳超]一则民间传说的生命旅程和文化基因
·[陆慧玲]回到故事讲述传统:民间传说类非遗项目的确认与界定·[祝秀丽]浅析当代秦始皇赶山填海传说
·[余红艳 孟宇卿]民间传说核心景观的参与式文化再生产研究: 以“白蛇传传说”为例·[王尧]度量故事:情节类型、情节基干与核心序列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5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