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民俗学会2025年年会论文•
明清民间故事漂泊母题研究
赵秋谨
(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摘 要:本文围绕“漂泊”母题在明清民间故事与传说中的表现与意义展开系统研究。作者从《中国古代民间故事长编》、吴元泰《东游记》、郭小亭《济公全传》等文本中选取典型故事,分析漂泊情节在叙事结构、心灵升华、伦理教化与社会批判中的多重功能。漂泊作为叙事引擎,既推动故事情节,又构建了现实与“别处”之间的对话空间,涵盖荒岛、冥府、梦境等超现实场域,表现出深厚的文化想象力。同时,漂泊也促成人物身份认同的重塑与心灵成长,表现出对命运无常的哲学思考。同时分析了作为人内心的心灵的漂泊成长。文章还比较中西漂泊叙事的正义实现机制,指出中国传统强调因果报应与超自然干预,而西方则注重英雄行为。本文认为漂泊母题不仅丰富了叙事内容,也承载了民众的情感寄托和价值诉求,具有重要的文化与哲学意义。因此,本研究不仅丰富了中国民间文学母题的研究体系,也为理解传统文化中的社会批判精神与哲学思考提供了新的视角与路径。
关键词:民间传说故事;漂泊母题;叙事功能;隐性漂泊;伦理教化
下载相关附件>>>>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