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中秋节专题

首页民俗学专题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中秋节专题

[黄永林 孙佳]博弈与坚守:在传承与创新中发展
——关于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命运的多维思考
  作者:黄永林 孙佳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8-01-26 | 点击数:11109
 

摘要:传统节日习俗与人的需求、文化传统、社会变迁、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政府行为等方面具有密切的关联。在全球化语境下,传统节日习俗正经受着信息化、市场化、现代化等力量的强烈冲击,一些传统节日习俗发生变化是必然的,或不适应时代发展而被淘汰走向消亡,或能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在传统与现代的交融中传承与创新,进一步延续发展。这些均符合民俗文化传承变异的规律,但不管如何变,传统节日习俗所体现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不会变,以人为本的核心不会变,服务大众生活和服务社会的宗旨也不会变。在坚守中传承、在创新中发展,这是中国传统节日习俗的生存与发展之道。

关键词: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传承;创新;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节日习俗也处在不断变化发展中,或不适应时代发展而被淘汰走向消亡,或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在传统与现代的交融中传承与创新,进一步延续发展。这说明传统节日习俗是活态文化,具有动态性、变化性和时代性等特点。随着当代社会的急剧转型和信息时代的纵深发展,中秋节的文化内涵与表达方式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如何认识和利用中秋节习俗的当代功能成为传统节俗传承与发展的重要问题。笔者曾主持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特别委托项目《中国节日志·中秋节》的研究和编撰,组织对全国包括北京、上海、香港和澳门等25个地区中秋节现状的深入调研。本文基于这些中秋节习俗的调研报告,从文化社会学角度分析了传统节日习俗与人的需求、文化传统、社会变迁、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政府行为等方面的关系,以及各种力量之间的博弈对中秋节的影响,以此管窥中国传统节日习俗的发展趋势。

一、人的需求是推动传统节俗产生的内在动力

  需求是人类的主要意志,也是社会文化发展变化的原始动力。马斯洛将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排列。第一层次是生理需要,包括个人生存的基本需求;第二层次是安全类型的需要,包括心理、物质、制度等方面的安全保障;第三层次是归属与爱的需要,包括情感与群体归属感的社交需求;第四层次是自尊需要,包括自我尊重和来自他人的尊重;第五层次是自我实现的需要,指人通过自我发挥和自我完成来激发潜力,从而实现其独特性。文化是人类为满足自身需要而创造出来的,人类的不断发展使文化创造处于一种不断变化的过程中。人类在满足自己需要的过程中不断创造新的需要,这是人类文化最大的创造力与人类进步的关键。钟敬文先生指出,节日“随着人民能力、智力等的发达和经历时间的长久,这种传统文化,越来越显得丰富多姿。它不仅满足了人民一定的生活要求,也推进和巩固了社会秩序。它独特地尽着一种文化功能”。广大民众是传统节日文化活动的践行者,是节日产生、演变、发展、消亡的直接驱动力,是保护与传承传统节日的主体力量。传统节日之所以能产生并得以传承发展,取决于民众对这一节日的需求,表现为人的参与和感受外部世界价值和意义的心理机制的需求。

  首先,由于人类生存的需要,产生了祭月、拜月习俗。关于中秋节祭月、拜月习俗的由来,一说起源于我国古代的秋祀——敬土地神。在农耕社会,农业的发展与季节有很大关系,在科学技术不发达的时代,无论是播种还是收获,人们往往要祭祀土地神,春天播种时向神祈求丰收就有“春祈”(春祀)习俗,待到秋季谷物成熟向土地神报告丰收就有“秋报”(秋祀)习俗。中秋节祭月活动便是秋报的遗俗,八月中旬,收获在即,家家祭祀土地神,以酬谢神的保佑,至今仍有不少地方保留了中秋节庆丰尝新、丰收酬神的活动。另一说源于古代祭祀日月的宗教习俗。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国语·周语》中就有“古者,先王既有天下,又崇立于上帝,明神而敬事之,于是乎有朝日、夕月以教民事君”的记载,韦昭注曰“春分朝日,秋分夕月”。“夕月”就是古代帝王祭祀月亮的仪式。在古代,先民们认为月亮主司万物生长,是生命力和生殖力的象征,因此,拜月习俗与古人对长生不老及多子多孙的诉求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淮南子·览冥训》记载:“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以奔月。”唐人徐坚在《初学记》中引古本《淮南子》:“(姮娥)托身于月,是为蟾蜍,而为月精。”汉代张衡《灵宪》、唐代类书《艺文类聚》、宋代类书《太平御览》中均有类似记载。无论是不死药还是代表多子嗣的蟾蜍,都体现着先民对生存与生殖的原始需求。至今,不少地区的中秋节俗中仍保留了求偶、求子的相关活动,如湖南新晃侗族及台湾一些地区的偷月亮菜习俗、湖北恩施的摸秋习俗、福建崇安、江苏南通的偷芋头习俗、湖北沔阳的送秋习俗等等,都有求偶、求子或两者兼而有之的意涵。

  其次,由于家庭团圆和睦的需要,产生了中秋团聚习俗。中国古代是宗法社会,个体的发展离不开家族的凝聚力,因此中国人自古非常重视血亲联系。历史上中秋之月与“团圆”意象相结合在唐代已经出现,在中唐以后的文人诗作中愈发凸显,如天宝十五年(756年),长安陷落,杜甫被安史叛军俘虏,于八月中秋作《月夜》一诗,借望月抒发对妻子儿女的思念。及至南宋,家人团聚成为中秋节的重要习俗之一。这种状况有着深刻的社会心理基础,自唐安史之乱后直至五代,社会动乱不断,两宋又面临周边少数民族政权威胁,时有战乱,亲人离散,人们对亲人团聚有着强烈的心理需求,由月圆联想到人的团聚,这种思维在唐宋诗词中多有体现。此外,宋代是中国古代新型宗族体系确立的重要时期,在理学的推动下,家族观念受到了空前的推崇和强化,人们在心理上对家庭、家族更为依恋,因此,“团圆”至迟于南宋时期成为中秋节的核心内涵之一便不难理解了。家庭是个人发展的基石,是社会稳定的基础,是社会凝聚力的源泉。家庭成员的团聚与和睦是家族生活中的大事,中秋节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回归家庭的良机,从而加强了个人与家人的联系,强化了人们的家庭义务与责任感,有利于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实现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发展。

  其三,由于群体归属的需要,产生了互赠月饼习俗。有学者考证,月饼最早出现于北宋,主要为祭月仪式中供奉之用。南宋词人周密(别号四水潜夫)在《武林旧事》中记载了南宋开始出现作为食品的月饼,元末明初,月饼开始被作为馈赠礼物和节令食品。田汝成《西湖游览志馀》载:“八月十五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馈,取团圆之义。”明清以降,月饼逐渐成为亲朋好友之间在中秋节互相走动、互送祝福的必不可少的礼品。如今,越来越发达的现代信息系统,使人们越来越陷入一种封闭式的生活状态中,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不仅需要物质生活的满足,更需要精神生活的满足,尤其需要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得到社会认同。在中秋节期间,人们以月饼作为亲朋好友相互交流的友情与美好祝愿的象征,彼此馈送月饼,有助于将个人与家庭的关系进一步扩大到与社会之间的情感联系,从而增强社会对个人的认同。

  其四,由于身心愉悦的需求,产生了赏月习俗,强化了人与自然和谐理念。赏月习俗兴起于唐代,在中秋时节赏月怡情、托月寄情成为文人士大夫的风尚,这在唐人诗作中多有体现。及至宋代,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社会随之转型,市民阶层崛起,整个宋代社会呈现出明显的世俗化倾向,赏月习俗也由纯粹的文士雅趣而遍及黎庶,转向世俗欢愉。在中秋之夜赏月、玩月、吟诗、宴饮,既有宴饮玩乐的世俗享受,又有天人合一的超脱体验,满足了不同阶层和群体对身心愉悦的需求,这种氛围影响了整个社会,从而推动中秋节成为大众化的节日。

  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人们与传统文化越来越疏离,但当人们欢度传统节日时,可以暂时脱离原本的生活和工作节奏,进入富于生活情趣和人文关怀的民俗时空。生活化的节日习俗对于改善人的精神面貌,焕发人的工作热情具有积极意义,传统文化在满足个体需求中得到延续与加强。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孙亮】

上一条: ·[苑利]中秋与非遗文化
下一条: ·由“中秋”谈传统节日在当今:赋予传统文化绵延不断的生命力
   相关链接
·邮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传承与创新交融论坛举办·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座谈会在京召开蔡奇出席并讲话
·[王尧]钟敬文传说研究思想论略·马盛德:非遗传统舞蹈首先是保护传承,“创新”不能太着急
·[马盛德]非遗见证了人类的创造力 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左红卫]对新疆民间剪纸传承与发展的思考
·[朱志明]民办民俗博物馆与乡土文化记忆传承·[朱世桂]我国特色茶文化遗产“末茶”(抹茶)发展沉浮及其传承创新
·[朱莉莉]非遗传承实践选择与提升路径分析·[周玉洁 梁莉莉]以“记”载“道”:传统手工艺类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程口述史访谈的实践与思考
·[赵永恒 郭静暄 马驰]传统体育技艺的保护与传承·[赵季淳 丁峰]乡村振兴视野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实践路径研究
·[张文艳 张启龙 乔方辉 张统夏]非遗传承人在推动民间艺术传承与创新中的作用研究·[张玲 杜天龙]在创新中传承和发展“鲁南五大调”
·[张筠]中国式现代化的民俗学主动:传承、实践与现代性·[张洁]体验式传承与具身化技艺
·[于晓雨]岱阴后石坞信仰空间中的代际传承及历史叙事·[杨雪]拉祜族芦笙舞的文化特性及其现代传承保护
·[徐文柏琪]青白瓷当代的传承与发展·[徐家乐]开放、可及与兼容:吐鲁番博物馆传统文化保护传承研究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