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文旅融合背景下乡村振兴与物质民俗研究学术工作坊招生启事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在中山大学开幕   ·[叶涛]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开幕词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书评文萃

首页民俗学文库书评文萃

[沈胜衣]留下石榴,记取开花的田野
  作者:沈胜衣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6-07-16 | 点击数:4937
 

  在神界,婚姻与生育之神、天后赫拉最喜爱的植物之一就是石榴树,她的形象通常是一手执权杖、一手拿着象征多产的石榴;爱与美女神、又是花神、植物之母的阿芙洛狄忒,石榴也是其圣物与象征之一,人们祭献给她的植物包括石榴树。(据索菲娅·N·斯菲罗亚《希腊诸神传》和马里奥·默尼耶《希腊罗马神话和传说》)这有保存至今的文物为证,李再钤编著的《希腊雕刻》介绍了一件公元前六至五世纪的大理石像,这尊可能是阿芙洛狄忒的雕像,“神态温雅自若,表情喜乐自满”,手里就拿着一颗石榴。

  到现代,石榴仍是希腊的重要意象,著名希腊诗人埃利蒂斯的《疯狂的石榴树》,曾风靡震撼过上世纪八十年代无数中国文学青年:“在这些粉刷过的乡村庭院中,当南风/呼呼地吹过盖有拱顶的走廊,告诉我/是不是疯狂的石榴树/在阳光里撒着果实累累的笑声……”那年我就在诗中写到的八月,在如神迹如童话般的希腊圣托里尼岛上,看到路边人家院墙旁的石榴树结了果子,青中泛红,于蓝天阳光下映射着远古的光彩,一如埃利蒂斯另一首诗《玛丽亚·尼菲莉》所歌咏的:“由于你的反映,太阳在石榴中结晶了,并且感觉良好。”

  埃利蒂斯还写到,那些疯狂的石榴树“高叫新生的希望”,“用亮光撕碎魔鬼险恶的云天”,“从所有威胁中摆脱掉黑色邪恶的阴影”。不知他是否有意对应那个美少女吃了石榴便只好按时回地府的传说,而赋予石榴光明正面的形象。应该是出于同样考虑,写给孩子看的《多莱尔的希腊神话书》(以及《绘画本希腊神话》)没有去画珀尔塞福涅吃石榴的经典场面——这个题材,后世画得最有名最唯美的,是英国先拉斐尔派才子罗塞蒂以其情人珍妮为模特的《地狱女王》,董桥《中世纪之恋》如此描述:“画中珍妮伫立在阴暗的廊上,手握石榴;背后墙上有天外光影,令人倍觉孤寂。熏香炉是女神标志;墙上一枝长春藤则象征魂牵梦绕的前尘影事。殷红的石榴与朱唇同色,都是致命的祸根,也是禁果。罗塞蒂吻过珍妮的嘴唇,珍妮尝过石榴……”说这是罗塞蒂借“神话故事的酒杯浇自己胸中的块垒”,“道尽了千古遗恨的恋情”。

  这幅杰作确实凄美得令人惊艳动容、沉醉难忘,但我也很同意《多莱尔的希腊神话书》的处理:只画珀尔塞福涅从地府纵身而出、与母亲拥抱的欢欣画面,特别是用童话笔法,突出两人周围蓝的红的大朵奇幻花儿、金的黄的成片壮观麦穗,那样生机勃勃喜气盈盈的情景。

  希腊是石榴等水果的乐园,更是众神的花园,关于这故事中原野上的花朵,也可辨析一下。珀尔塞福涅是因去采花而被掳,那她究竟遇上过哪些花卉呢?我找到的最原始最权威出处,是吉尔伯特·默雷《古希腊文学史》引用一份残存的早期雅典古抄本《第米特的颂歌》,里面对那片欣欣向荣的初生天地有优美而大气的描写,其中关于那些源头处的花儿:珀尔塞福涅与女伴“在一片绿草如茵的草坪采摘玫瑰花,番红花,娇艳的三色紫罗兰,以及菖蒲、风信子和高贵的水仙”。最后是在去采神奇的水仙花时被劫走的。此后不少神话故事版本都沿用这份花谱,有的且在其基础上作了衍生添加,如劳斯《希腊的神与英雄》还出现了燕子花,马里奥·默尼耶《希腊罗马神话和传说》则增加了金盏花、鸡冠花和罂粟,弗朗切斯科·贝利《在橄榄树的故乡》更多出雏菊、毛莨、吊钟花、樱桃花等。

  另一个古代版本较简略:古罗马奥维德《变形记》记述,那少女是在采摘紫罗兰和白百合时被抢走的。后世如托·布里芬奇《希腊罗马神话》便采用此说。

  这些记载可作为古希腊植物的史料佐证,很有意思。但为便于一般人阅读,也有完全不列花名的,像《绘画本希腊童话》只用一句“繁花似锦”带过。《多莱尔的希腊神话书》也作类似的简要描述,却重点绘出母女重逢时的“花儿重新绽放,谷物丰实”。这是一般希腊神话书很少关注的,通过这幅美丽的图画,能见出作者的心思,体现该书的独到之处。

  关于希腊特别多植物传说、盛产花卉神话,汉密尔顿《神话——希腊、罗马及北欧的神话故事和英雄传说》作了抒情优美的专门分析,她指出,“希腊并不是一个土壤丰饶的国家,它缺乏适宜花儿生长的广阔草地和肥沃田野”。然而事实上,偏偏希腊“有许多非常迷人的野花”,开满岩石丘陵和崎岖高山,“繁茂似锦,明艳醉人。”(我在希腊游览时,也迷醉于确实“任何地方都不乏绚丽的鲜花”,“令人惊叹。”)“这种华丽绚烂、令人开颜的美,与周围景物那种质朴冷峻的庄严气势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也正因此,花卉特别引起希腊人的青睐,广泛进入神话故事中,将这些大自然“美丽的奇迹”视为神赐乃至神灵化身。——她作这番论述所用的背景材料之一,就是珀尔塞福涅采花遇劫的故事。

  或许,由此我们可以得到一些启示。哪怕外界条件再严峻一如贫瘠的希腊、所处环境再冷酷一如阴黯的地府,仍应保持对美好花儿的追求。越是有荒凉严酷的鲜明对照,才越显出那些娇弱花朵的珍贵,才越要努力争取哪怕与严冬并存的春天。

  当然,我们也应该有石榴——就像那个故事寓示的,我们总要留连过往,即使阴影记忆也留情勿忘,留一段时间去勾留于往昔;但最终,还是要把留恋前尘的石榴留下,奔向花繁谷茂的田野。至于那里都有些什么花,欲辨而或忘,也不必深究了,完全可以舍掉繁琐的细节,只记取那样一个奇花盛放的画面就好。

  这是我们今天对于希腊神话之所取,也是对待生活的态度了。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 《中华读书报》2016年06月29日13版
【本文责编:CFNEditor】

上一条: ·[谷羽]外国诗人写中国生肖
下一条: ·[许辉]历史民俗学视野下的汉唐风土记
   相关链接
·[祝鹏程]现代民族国家构建中的西南民族神话·[郑博宇]日本素戋呜尊神话对中国“水”传说的化用
·[张勤 郑璐 经泽丰]转译与迭代:宋代神话的制度化建构及分形机制研究·[张晖]他者视角下的中国神话当代转型:韩国学者洪允姬的理论反思与实践阐释
·[张多]成为活态遗产:当代中国活态神话的遗产化进程及其思想轨辙·[尹博]上海都市生活的饮料神话:基于星巴克与蜜雪冰城网络言论的文化观察
·[宣炳善]顾颉刚昆仑神话研究的民族融合与文化交流范式的再思考·[邢光耀]少数民族神话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
·[谢言]从甘娲到娲甘:长诗《甘工鸟》价值重估·[谢虎]神话遗产旅游的文化内涵与叙事策略
·[魏畅]复归、生殖与丰产:尸体化生类型神话中的象征意涵·[王午琦]数字时代神话日常化重构与民俗学回应
·[苏永前]话语、意识形态与知识生产·[秦选涵]“汉学西传”视野下晚清传教士关于中国神话的研究
·[吕树明]论屈原多重身份影响的神话书写实践及文学策略·[陆佳妮]基于“语象综合体”视角下的钟馗神话传说、图像与仪式的互动机制研究
·[卢秋彤]作为仪式的游戏·[刘雪瑽]制造“神话”:近代中国的文化翻译与知识重构
·[刘天一]中国古代旱魃神话的改造与民间暴力禳旱观·[刘建波]论20世纪五六十年代民间文学调查队对云南彝族神话的搜集整理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5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