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民俗学会2025年年会论文•
“物”的激活:景迈山普洱茶的传统重建与文化实践
所揽月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
摘 要:2023 年中国“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全球首个茶主题世界文化遗产。本调研报告围绕云南景迈山普洱茶,探讨“物”如何作为能动性要素,激活传统并重塑地方社会。首先,梳理景迈山普洱茶从传统农耕时期“民俗生活之物”向现代大规模种植和贸易的“经济作物”演变的社会历史历程。重点分析 21 世纪初,在面对市场震荡与传统断裂的危机时,地方文化精英、非政府组织与政府如何通过重构“山康茶祖节”、推动申遗等文化实践,对古树茶进行“再商品化”,将其从农产品成功转型为承载文化认同的高端文化商品,从而重建市场与生活秩序。即便在申遗成功、旅游业井喷式发展的“遗产化”背景下,当地传统仍展现出强大韧性,持续规约着人们的生态观念与生计实践。最终,本研究通过景迈山个案揭示出: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传统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民俗传统可作为协商与凝聚的纽带,在多元主体互动中构建兼具传统特色与时代精神的“新文化形态”,实现文化、生态与社会的协同共生。
关键词:景迈山普洱茶;传统重建;文化实践;文化遗产
下载相关附件>>>>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