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坚持学术性与公正性原则,经第二季民间文化青年论坛专家评审,本届征文大赛共收到75篇论文,其中20篇论文获奖。现将获奖名单公示如下,公示期5天: 一、民俗学组获奖名单: 特等奖(1名) 1.《祈赛与竞赛:晋东南赛社的本土理解与当下实践》 作者:程浩芯,北京师范大学 一等奖(2名) 2.《村落生活中灾害记忆的“错置”与隐喻式表达——以1963年洪水记忆为例》 作者:张 磊,华东师范大学 3.《地名叙事的去污名化实践——基于“盗泉”地名历史记忆的考察》 作者:蒋  帅,山东大学 二等奖(3名) 4. 《从解厄之法到文化庆典:福建泉州的普度仪式与灵魂观念》 作者:郭烨佳,香港中文大学 5.《技艺与生活的常与变:章丘铁匠个人生活史研究》 作者:杜凯月,华东师范大学 6.《污秽空间如何生产出神圣与信仰?》 作者:吴  薇,华东师范大学 三等奖(4名) 7.《台湾三重地区神农信仰的民俗学阐释》 作者:贾志杰,北京师范大学 8.《礼俗互动视角下清代以来的北京村落香会研究——以刘家村五虎少林会和秉心圣会的调查为核心个案》 作者:李晓宁,山东大学 9.《城镇化过程中的村落认同重构——以石景山区衙门口村村史《故乡往事》的成书为例》 作者:谭一帆,北京师范大学 10. 《发现女性:女性民俗学的发展脉络及反思》 作者:谌骁,武汉大学 二、民间文学组获奖名单: 特等奖:空缺 一等奖(3名) 1.《来华西方人与中国歌谣的文艺学研究——以韦大列的《北京的歌谣》为例》 作者:崔若男,中山大学 2.《齐普斯童话理论的新视野》 作者:雷  娜,华中师范大学 3.《 “何为传说”与“传说何为”》 作者:黄若然,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二等奖(3名) 4.《韵文体伏羲神话与民间叙事丛内部的分工互动——以河南淮阳人祖庙会为个案》 作者:霍志刚,北京师范大学 5.《洪水故事的“他者”伦理学阐释——以中国彝族、苗族为中心》 作者:周争艳,华中师范大学 6.《叙述传输视野下的民族神话叙事研究——以曲登格江寄魂柱神话为中心》 作者:颜亮,西藏大学 三等奖(4名) 7.《当代民间文学研究中的“文学性”问题》 作者:李皓,华中师范大学 8.《如何看待和处理“民众”——顾颉刚的孟姜女研究》 作者:王雪,北京师范大学 9. 《童话心理学的意义与局限——以布鲁诺·贝特尔海姆<童话的魅力>为例》 作者:朱婧薇,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10. 《炎帝多重神格的生成与构建》 作者:林玲,山西大学 民间文化青年论坛(第二季)组委会 2019年7月2日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本文责编:孟令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