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口头传统

首页民俗学专题口头传统

[龙圣 李向振]病患:变婆故事的社会隐喻
  作者:龙圣 李向振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9-05-27 | 点击数:8185
 

内容提要:在中国西南地区,民间普遍流传着“活变”和“死变”两种变婆故事。前者以“活人变虎”为主题,后者以“死而复生”为主题,分别隐喻着现实生活中被驱赶和被活埋的两类病患。这些隐喻一方面表达了民间对疾病的恐惧,另一方面也折射出病患与家人及邻里在病患去留问题上存在的矛盾与张力。

关键词:变婆故事;病患;隐喻;西南

作者简介:龙圣,男,苗族,历史学博士,民间文学博士后,山东大学民俗学研究所副教授;李向振,男,汉族,民俗学博士,社会学博士后在研,武汉大学社会学系讲师

基金项目:本文系山东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人文社科青年团队项目)“民间宗教中的女性角色研究”(项目编号:IFYT15015)阶段性成果。


  我国西南民间普遍流传着两类变婆故事,一类讲变婆的由来,另一类则讲人们如何智斗变婆。本文所探讨的即前者,而此类故事又分活变和死变两种。活变故事以“活人变虎”为主题,主要情节是:某人突然(或因年老)变成老虎,离开家园,在山中与野兽为伴,不久又引导野兽吃人,最后神秘消失。死变故事则以“死而复生”为主题,大意是讲:某人死后不久,破棺而出、重返家园,却因遭到家人辱骂或引诱而离去,最终变虎(或其他野兽)吃人。以上两则故事在我国西南黔、桂、川、滇四省皆有流传,尤其是在黔东南和桂北的苗族、侗族、壮族等少数民族地区传播甚广。因此,自民国以来就有葛维汉(D.C.Graham)、陈国均、胡庆均等一批学者对其做过整理和研究。尽管如此,在前人看来,它们不过是些想象的、荒诞的鬼怪故事而已。如陈国均认为,变婆故事是初民的一种想象。胡庆均认为,它们皆荒诞不经。李平凡、颜勇亦认为其“确属荒诞无稽之谈,是无科学根据的”。徐华龙则认为,变婆是想象中的产物,其原型应该是鬼。可见,前人大都在强调变婆故事的荒诞和神秘,而鲜有注意故事背后的社会问题和隐喻意义。依笔者浅见,民间所谓的变婆,其原型对应的是现实生活中被驱赶和被活埋的两类病患。变婆故事,则是民间对病患及其命运的隐喻。这种隐喻正如社会学家布莱恩•特纳(Bryan S.Turner)所言,它以身体为基础,为我们观察个体与社会关系提供了重要的视角。接下来,文本将分别以活变和死变故事为例,对其中的隐喻意义进行分析和讨论。

  一、活变故事的相关记载

  西南民间的活变故事有着悠久的历史,其雏形早在西晋时期就已经形成。西晋《博物志》记载:“越皇国之老者,时化为虎。宁州南见有此物。”越皇国今已不可考,而西晋宁州最鼎盛时的范围包括今整个云南及川黔部分地区,故“宁州南”当指云南。可见,活变故事在云南一带早有流传。至元朝,其故事情节变得更加详细:“云南之人近百岁往往有化为虎者。其化也,先自尾而身及肩,虽子孙不敢近之。化成乃山去。”

  明清以降,活变故事流传的地域更为广泛,滇、黔、桂等地都有相关的记载。比如明代陈继儒的《虎荟》一书便提到云南和贵州的活变故事。前者云:“罗罗,云南蛮人呼虎为罗罗,老则化为虎。”后者则记载道:“贵州平越山寨苗民,有妇年可六十余,生数子矣!丙戌秋日入山,迷不能归,掇食水中螃蟹充饥,不觉遍体生毛,变形如野人,与虎交合,夜则引虎至民舍,为虎启门,攫食人畜,或时化为美妇,不知者近之,辄为所抱持,以爪破胸饮血,人呼为‘变婆’。”此外,与陈继儒同时代的徐应秋亦提到这个故事,但较为简短:“贵州平越山寨苗妇人入山,迷不能归,掇食水中虫蠏,不觉化为虎。”从贵州的两则变婆故事可以看出,活人变虎、离开家园、引导老虎吃人等主要情节在明代就已形成。

  与明代相比,清代文献收录的活变故事更多。譬如,康熙年间王士祯的《池北偶谈》一书就提到贵州定番州(今惠水县)土官之母、安顺府(今安顺市)陶氏和八角井农妇活变为虎的故事。此外,乾隆《柳州府志》则详细记载了一则发生在广西北部的活变故事:“活变者,康熙三十三年四月内,猺龙有一男人买姓,年五十余岁,其婿系城厢人,久住婿家。婿见其有尾及身毛渐长,略不省人事。婿送其回家,至半途山中,对婿曰:‘吾不回家矣!’遂滚落溪谷中而去,后出板江村,拿人二鸭,口吮其血而弃其鸭身。闻初变时,止食血,不食肉。云见其毛渐长,上体有衣,下体无衣,人喝之,不能言语,缓则依然人行,急则两手下地为四足走,常与虎相伴,不食烟火。虎得物与之分食。”

  纵观上述活变故事,或简略,或详细,但总体上都是围绕着“活人变虎”这一主题展开,也因此而显得神秘。那么,活人何以变成老虎?接下来,笔者将通过历史上的一些案例揭开“活人变虎”的真相。

  二、活变故事中的病患隐喻

  变婆故事中的“活人变虎”主题其实并不神秘,我国历史上很早就有相关的记载。其中不少记载与疾病引起病患的变异以及人们对病患的恐惧有着密切关系。一方面,疾病导致病患在身体、心理和行为上出现类似虎的特征;另一方面,人们因恐惧这些病患而将之比喻为老虎。“活人变虎”由此形成。例如,《淮南子》记载:“昔公牛哀,转病也,七日化为虎。其兄掩户而入觇之,则虎搏而杀之。”不难发现,“牛哀化虎”并杀死兄长,是因“转病”所致。“转病”又称“易病”,高诱解释说:“转病,易病也。江淮之间,公牛氏有易病化为虎,若中国有狂疾者,发作有时也。其为虎者,便还食人。食人者因作真虎,不食人者,更复化为人。”据此可知,易病是一种类似于精神失常的疾病。病重者往往有扑咬活人的异常行为,如虎一般凶猛。人们因为恐惧病患的这些变异现象,而把他视为老虎。相反,病轻者不攻击人,不会对其身边的家人、邻里带来伤害和恐惧,人们则仍然把病患当作人来看待。由此观之,“活人变虎”并不是说人真的能变成老虎,而是民间的一种隐喻,即人们把那些身心变化且具攻击性的病患比作老虎。

  除“牛哀化虎”外,我国历史上还有不少“活人变虎”的例子。两宋时期的文献对此记载尤多,具体情况可参见下表。

  表1宋代部分文献所记“活人变虎”故事情况统计表

  上表所列各条,都是以“活人变虎”为主题的故事。故事中的主角皆因患有某种疾病而出现身体、心理及行为上的异常,而人们因为恐惧病患的这些变化而将之说成是老虎。譬如,赵生妻李氏的故事记载:“乾道五年八月,衡湘间寓居。赵生妻李氏,苦头风,痛不可忍,呻呼十余日。婢妾侍疾,忽闻咆哮声甚厉,惊视之,首已化为虎。急报赵,至问其由,已不能言。儿女围绕拊之,但含泪扪幼子,若怜惜状。与饮食,略不经目,与生肉,则攫取而食。六七日后,稍搦在旁儿女,如欲啖食,自是人莫敢近。”可见,李氏“变虎”是因头风病而起。据载,此病发作时,患者头晕目弦、疼痛难止;病重者,还会面部变形、不断吼叫。南宋名臣崔與之就曾出现过这些症状,“顷年头风之疾,秋冬为甚,今发作无虚日,自早晨为其所苦,食后方少定,若遇风寒,则终日奄奄,无复生意,甚至攻注面目,牵引口齿,呻吟不已,继以叫号”。此外,头风还能导致幻觉,使人丧失心智。上文提到李氏头疼难止,呻吟十几日,继而面部变形,咆哮吼叫并想“吃人”,正是头风病加重后的表现。人们联想到其面部形变、吼声巨大、想“吃人”等异常现象,便认为她变成了老虎。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程浩芯】

上一条: ·[顾希佳]口头与文本:中国古代民间故事谫议
下一条: ·[钟宗宪]死生相系的司命之神
   相关链接
·[张子健]浅析泰伯形象的政治隐喻意义·[漆凌云]结构与隐喻:元宵节放花灯传说的文化解读
·[丁海昕]茶与女性:唐朝茶文化中的隐喻与文化传承·[王祖悦]被遮蔽的疼痛
·[隋丽]符号的隐喻与复调的“土地”·[韦鑫]民俗医疗观念与疾病的文化隐喻
·[刘燕舞 朱雯]复制还是隐喻?·[李翠含 吕韶钧]游戏仪式与文化象征
·[李向振]日常生活的隐喻:作为公共领域的村落集体仪式·[孟令法]神圣与世俗:乌鸦的社会隐喻
·[李翠含 吕韶钧]游戏仪式与文化象征·[周星]便溺·生育·婚嫁:马桶作为一个隐喻的力量
·[李永平 樊文]民族民间屠龙文本与禳灾隐喻·[黄悦]《水死》中的神话原型与文化隐喻再探
·[刘亚亚]墨海龙腾:对洮砚中龙砚风格成因与意涵的考察·[李菲]心像·物像·绘像:阿尼格冬与藏边社会地方历史的图像隐喻
·[尤林]论利科对当代人类学的影响与贡献·[黄金葵]度化叛逆者的通过仪式
·[程波涛]阜阳团花剪纸的民俗应用与文化隐喻·[吴晓东]神话研究的认知视角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