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时评杂谈

首页动态·资讯时评杂谈

学者:民间文化遗产要避免当成政绩工程来经营
  作者:郑照魁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1-11-15 | 点击数:6705
 

   

  历史学家、中山大学副校长陈春声,上周以学者身份当选新一届广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前天他首次以该协会主席的身份接受本报的独家专访。

  作为一名研究社会经济史的学者,陈春声长年从事乡村社会的研究,这使他对广东的民间文化有颇为深入的接触。而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正是广东文化之根和活力之源——众所周知,广东文化最大的特色是包容和平民性。草根与精英,在广东文化中并不会截然地二元对立。

  广东建设文化强省,自然离不开民间文化的发展。陈春声的学术造诣和常年在田野考察的经验,使他在民间文化的保护尤其是散落于广东各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发展都有颇为精辟的见解。而他注意到台湾很多的非遗传承经验,尤其值得广东借鉴。

  加强民间与学术界的联系

  我们还要面对公众多做一些关于民间文化的公益论坛,多出版一些学术专著,进而在更广的层面上让广东民众对民间文化有更深的了解和热爱

  南方日报:您上周当选新一届广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的主席,我们注意到您还有一个身份是中山大学的副校长,是一位历史学家。您作为高校的学者出任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您对广东民协未来初步的工作设想是什么?

  陈春声:老实说,大家选我当这个主席,可能有希望加强民间文艺界与学术界联系的动机,我自己压力很大。实际上,民协的工作有很多已经超越了普通意义上的文学艺术范围,比如民协现在就深度参与了广东古村落保护的研究和评定,也参与了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保护项目,这些本身已经有很好的学术性,应该继续把它做好。另外,我觉得我们还应该加强跟海外同行的交流。我在中山大学的同事们、还有广东社会科学界的同行们都与海外同行有很好的学术联系,也与台湾、香港、东南亚的民间文艺界有很好的联系。我觉得以后可以进一步加强联系,多合作做一些展演、展览、学术论坛、研讨会、田野考察等等活动。我们还要面对公众多做一些关于民间文化的公益论坛,多出版一些学术专著,进而在更广的层面上让广东民众对民间文化有更深的了解和热爱。

  最重要的是要避免炒作

  该政府做的,政府要好好去做,该交给民间做的,就该相信民间的力量,放心地交给民间。广东这个地方最大的好处,就是政府和民间的力量比较和谐,政府做了很多好事,民间自发地也做了不少有益的东西

  南方日报:广东拥有很多在全国有影响的历史悠久的民间文化品牌,现在广东各地对打造各自传统的民俗名片热情很高,怎样做才能让这些民俗活动产生更大的影响力?应避免什么?

  陈春声:民间文化艺术的传承,民间文艺产生更大的影响力,并不只是政府的责任,也不能完全只靠政府去推动。该政府做的,政府要好好去做,该交给民间做的,就该相信民间的力量,放心地交给民间。广东这个地方最大的好处,就是政府和民间的力量比较和谐,政府做了很多好事,民间自发地也做了不少有益的东西。

  对于这些民俗,或者说民间文艺、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推广,最重要的是要避免炒作,地方官员不要把它当成政绩工程来经营,不要短线作业。对于政府来说,重要的是应该首先努力保护民俗的传承人,然后在当下市场化的社会环境中,找到民间文化进一步发展的机制。而以民俗来打造文化名片,可能只是政府要走的第三步。

  我觉得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化方面,台湾有很多经验可以值得我们借鉴。我知道他们大概在十七八年前,就在努力进行一个“社区总体营造”的项目,他们努力在乡村发掘文化遗产的资源,他们起的名称叫“活化”,让每个村子的文化遗产尽量都重新“活过来”,政府鼓励和扶植每个村子创造自己独特的民间文化产品,大学的学者和文化工作者下乡参与、帮助这样的活动。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中新网-南方日报 2011年11月15日 10:07

上一条: ·人民日报:警惕文化的“过度商业化”
下一条: ·[姜飞]美国文化寓言:从“大熔炉”“沙拉碗”到“织锦”
   相关链接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非遗公约》缔约国大会第十届会议将于6月在巴黎召开·第十九届民间文化青年论坛奖征文启事
·非遗热点丨全国人大代表巴莫曲布嫫:通过非遗保护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第二十一届民间文化青年论坛(第三季)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敬文民俗学沙龙:第40期活动预告·《文化遗产》:2024年第1期目录
·首期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插花高级研修班在京开班·朱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研究:概念、历史及趋势》
·《文化遗产》:2023年第6期目录·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座谈会在京召开蔡奇出席并讲话
·巴莫曲布嫫: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研究:概念、历史及趋势》·青岛大学举办“万柿大集——第三届柿子采摘文化节暨胶州非遗进校园活动”
·王晨阳:在“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 学术论坛上的致辞·“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学术论坛在山东大学举办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亚多部门地区办事处驻华代表处主任夏泽翰教授:两个关键点·视频 ‖ 水是一切生命之源:魁立先生访谈
·新书发布 |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国经验》·《文化遗产》:2023年第5期目录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选编·[王晨阳]全面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