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文旅融合背景下乡村振兴与物质民俗研究学术工作坊招生启事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在中山大学开幕   ·[叶涛]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开幕词  
   本网公告
   学会简介
   学会章程
   学会机构
理事会
秘书处
中国民俗学网编委会
中国民俗学会志愿者团队
   学会大事记
   学会会议
会议动态
联办会议
   学会活动
中国民俗学会与非遗保护
我与中国民俗学会:纪念中国民俗学会成立30周年
中华春节全景纪实摄影行动
生肖卡通设计有奖征集
感受春节:马鸣湖杯学生征文
春节文化网上谈
   知识中的伙伴
敬文民俗学沙龙
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北京民俗博物馆
学苑出版社
妙峰山研究会
   对外学术交流
中美非物质文化遗产论坛
   学会出版物
学会年刊
中国民俗学年鉴
   联系我们

2011年会专区

首页中国民俗学会学会会议历届年会2011年会专区

[任志强]民俗文化视野中的狐形象解读
  作者:任志强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1-10-19 | 点击数:5937
 

 

 
民俗文化视野中的狐形象解读
任志强
(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
 
狐狸是一种行动敏捷、聪明狡狯、生性多疑的犬科动物,“由于狐狸在身体和智力方面所具备的才能,使它成为了计谋、狡猾,甚至是罪恶的化身。……自古以来,几乎没有一个野生的哺乳动物能像狐狸那样享有盛名。” 同样,也几乎没有任何一种动物像狐这样被充分地赋予意味深长的文化含义。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佘康乐]从敬神到收族
下一条: ·[彭伟文]活在银幕上的英雄
   相关链接
·[孙岩 Любовь.Александровна.Одзял]“石化”意象的文化隐喻:俄罗斯远东地区那乃族博隆湖传说中“人-石转化”的人类学解读·[宋毅林]佛教东传与祛疫符号的生成
·[娘本]民间故事歌《方四娘》在西北多民族中的流传·[梁和阳]平台作为多重桥梁:短视频中民俗文化复兴的社会机制及实践逻辑
·[何世华]做好乡村民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为构建中国民俗学自主知识体系打牢坚实基础(结合长春市实际)·[浩斯巴雅尔 木仁]《元朝秘史》中的民俗文化遗产的数字化研究:挑战、机遇与实践探索
·[崔泽玲]山西朔州社火寻踪:从朔城区到平鲁区,看地方文化在全球交流与本土扎根中的传承新径·为拓展民俗学学科史等领域的研究提供重要第一手资料——“海外藏中国民俗文化珍稀文献”(18种)新书发布会在中国国家图书馆举行
·[张兴宇]乡村振兴与民俗文化遗产资源利用·[杨涛]礼俗互动:地方民众何以融入地方节庆文化建构
·[徐嘉抚]辽西皮影戏伴奏音乐的文化解读·[王颖]地方文化精英与民俗文化的保护与重构
·[王海娜]葛洪信仰与葛洪题材木版年画初探·[王芳]西南地区百年客家村落的变迁与发展
·[王昌武]文旅融合背景下深圳大鹏民俗文化考察·[沈福裕]仪式与功能:栗园围香火龙的文化解读
·[秦贺]民俗学与舞蹈学双重解读下烟台篮子灯传承路径研究·[漆凌云]结构与隐喻:元宵节放花灯传说的文化解读
·[缪雪峰]传承民俗文化 共创美好未来·[米海萍]试析西南民族的“昆仑”记忆与民俗文化表征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5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