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文旅融合背景下乡村振兴与物质民俗研究学术工作坊招生启事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在中山大学开幕   ·[叶涛]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开幕词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专著题录

首页民俗学文库专著题录

叶春生 主编:《典藏民俗学丛书》(上、中、下)
  作者:叶春生 主编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2-01-03 | 点击数:9771
 


典藏民俗学丛书(上中下册)

主    编:叶春生
副主编:施爱东 何仙盛

出 版 社: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4-2-1
版  次:1
页  数:2706
字  数:2200000
印刷时间:2004-2-1
纸  张:胶版纸
I S B N:9787207060914
包  装:精装

 

内容简介

  这是一套在中国学术史上有着很高地位的经典丛书。丛书内含被誉为中国民俗学扛鼎之作的顾颉刚《孟姜女故事研究》、《妙峰山》,还有钱南扬的《谜史》、钟敬文的《印欧民间故事型式表》、娄子匡的《绍兴歌谣》等,共37种39本,分为上中下三册,大32开,精装,附有原书插图及有关说明,计220多万字。

  其中,史学大师顾颉刚编著的《妙峰山》,是中国第一部经有组织的实地考察而写就的民俗学经典,为中国现代民俗学的田野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第一次打破了文史学家从书本到书本的研究思路。顾颉刚的《孟姜女故事研究第一册》,从历史和地理的角度,考察孟姜女故事的流传和演变,成为中国现代民俗学史上最重要的研究成果,对此后近一个世纪的民间传说和故事的研究,都有很大的影响,被钟敬文当作民俗学界的《论语》。

  丛书在1930年5月出版了最后一种:钱南扬的《祝英台故事集》。从那时到现在已经有70余年了,原书多数已经散失难寻,加之经过战乱和文革,民俗学作为一门学科又曾被取消长达30余年,许多图书馆也早就没有了这套丛书。

目录

上卷
重版说明
丛书导读
1、印欧民间故事型式表
2、孟姜女故事研究集(第一册)
3、狼獞怀歌
4、苏粤的婚丧
5、台湾情歌集
6、民间文艺丛话
7、孟姜女故事研究集(第三册)
8、吴歌乙集
9、民俗学问题格
10、广州儿歌甲集
11、谜史
12、孩子们的歌声
13、扬州的传说
14、苏州风俗
15、闽歌甲集
中卷
16、绍兴歌谣
17、情歌唱答
18、妙峰山
19、广州谜语(第一集)
20、孟姜女故事研究集(第三集)
21、河南谜语
22、湖南唱本提要
23、初民心理与各种社会制度之起源
24、台山歌谣集
25、福建三种考
26、开封歌谣
27、福州歌谣甲集
下卷
28、淮安歌谣集
29、迷信与传说
30、海龙王的女儿
31、绍兴故事
32、广州民间故事
33、泉州民间传说
34、宁波谜语
35、梅县童歌
36、妙峰山琐记
37、民间故事丛话
38、楚辞中的神话和传说
39、祝英台故事集

 

 本网2011年2月14日发布
2012年1月3日提升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岳永逸:《空间、自我与社会:天桥街头艺人的生成与系谱》
下一条: ·杨利慧等:《现代口承神话的民族志研究──以四个汉族社区为个案》
   相关链接
·[王均霞]学科自主知识体系建构视野中的本土女性民俗学研究·[王京]对中国民俗学学派建设的几点思考
·[刁统菊]“田野作业”概念的发展史·[朱梁灏]民俗学的日常生活转向与批判的日常生活研究述论
·[张一帆]虚拟空间中的民俗:新媒体语境下民俗传播特征与知识再生产·[张淇源]媒介养老:一种宗族养老传统的理论路径与可能
·[余玮]“物”与民俗学史叙述·[叶玮琪]实践民俗学视野下风俗教化的变迁与回顾
·[王午琦]数字时代神话日常化重构与民俗学回应·[王锐林]积极的规训者
·[王琪]朝向当下的乡村民俗学研究·[田书宇]百姓日用即道:王艮的日常生活思想及其民俗学意义
·[唐璐璐]“在民间”:中国民俗学的“位置”回归·[谭昱芊]论五来重“佛教民俗学”的思想脉络
·[宋海玉]形式与宣读:民俗学“挪用”现象的省思与检视·[宋博文]数字时代的非遗研究刍议
·[邵卉芳]民俗学的担当:学科教师如何参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邵凤丽]活态文本与文化实践:民俗学视域下家谱的双重属性
·[彭牧]现代性的他者、文化身份与美国民俗学的知识生产·[毛佳艺]东亚两兄弟型故事比较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5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