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文旅融合背景下乡村振兴与物质民俗研究学术工作坊招生启事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在中山大学开幕   ·[叶涛]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开幕词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理论与方法

首页民俗学专题理论与方法

[乌小花]论“民族”与“族群”的界定
  作者:乌小花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0-09-14 | 点击数:23301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纳日碧力戈认为,“族群”兼含“种族”、“语言”和“文化”含义。族群在本质上是家族结构的象征性扩展,它继承了家族象征体系的核心部分,以默认或隐喻的方式在族群乃至国民国家的层面上演练原本属于家族范围的仪式,并且通过建造各种富有象征意义的设施加以巩固。
中山大学人类学系黄淑娉认为,族群由族体和民系构成。他认为区别族群的最根本的特征是文化特点。“指不同层次不同性质的人群。”
广西民族学院民族学人类学研究所李远龙认为,有关族群的界定至为重要的五条是:1.共同的族群起源;2.属于同一文化或具有相同的习俗;3.共同的宗教;4.同一种族或体质特征;5.使用相同的语言。
广西民族学院民族学人类学研究所张有隽认为,族群指称那些在文化上因具备一定特性实现内部认同和外部区分的人类群体,大者指种族、民族,小者指某一民族的某一分支—民系,还可以指比民族更大的人们共同体。
陈国强的《简明人类学词典》(浙江人民出版社1990):“族群指任何一种社会群体。它通常可以被用来指任何一种群体,既可以指具有共同语言、地域以及心理素质所构成的文化、民族群体;也可以指由独具某些特点(诸如国别的、次文化的、宗教的、种族的)而有共同来源、共同历史的人构成的群体。……但不论族群的范围是大是小,它都主要以文化而不是以生物遗传学上的特征来区分的。”
90年代以来,我国社会学、人类学界开始广泛应用族群概念族群理论研究和分析国内不同群体的人们,这方面的文章和论述大量出现。
 
二、对“民族”概念的英文翻译问题
 
“民族”过去对译的英文为Nation或Nationality。Nation一词来自拉丁语,表示出生。在英语里Nation有双重含义,国家或民族。国家层面的含义应用更广泛,表示拥有或者追求自己独立政府的地缘人们共同体,即多指“国民国家”,如“联合国”就是用Unitid Nations来书写。因此,中国学者为避免“国民国家”的含义,直到1994年前一直用Nationality对外翻译民族。但是,Nationality虽然有“共同的起源”、“共同的语言”和“共同的文化”等共同体的意义,但它的现代用法越来越倾向于表示“国籍”,尤其在英美的法律公文中,“国籍”的用法变得明确无误,这就隐含了与Nation类似的“主权问题”,使其具有了提出独立国家的合理性和可能性。因此,欧美学者当看到民族被译成Nationality时,认为翻译的不准确,他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在谈判中国的“民族”时,使用了一个新的译词ethnic group。
鉴于这些原因,国家有关部门下发通知,为避免在对外宣传和交流中产生歧义,将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的英语名称从The State Nationality Affairs Commission,改成The State Ethnic Affairs Commission。
通过对国内外族群定义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ethnic group(族群)强调自我认定的重要性,因而,ethnic group(族群)比民族的形成界定含有更多的主观因素。ethnic、ethnic group主张通过不同群体主观认同来确定,而民族是经过国家的民族识别工作,经中央政府批准确定的。概念所指和研究范围有很大的不同。如果我们把民族译成ethnic group,就会出现中国的“民族”数量大大超过56个的情况。这56个民族的合法性就要受到质疑,民族识别工作的既定事实,受到质疑。
中国的“民族”概念有其特殊性。ethni cgroup广泛使用在西方60年代,当时民权运动兴起,它把更多的热情放在研究非主流社会中的弱势群体上。而中国的“民族”定义是在实践中提炼和使用起来的,是民族识别、民族大调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形成和完善过程中出现的。中国的民族的含义已经是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概念,在民族识别工作中并没有机械地套用斯大林的民族定义,没有完全按照斯大林的民族四特征理论。也没有生搬硬套苏联的模式将其境内处在资本主义发展阶段以上的民族称为“民族”,处在前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弱小的人们共同体称之为部族。1953年,毛泽东在一次中央会议上谈到我国汉民族形成问题争论时明确指出:科学的分析是可以的,但在政治上不要去区别哪个是民族,哪个是部族和部落。这样,党和国家决定凡是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不论是人口多少,地域大小,社会发展阶段高低,民族主体是否居住在我国境内,只要是历史上形成的,在经济生活、语言、文字、服饰、习俗、民族意识等方面具有明显特点的,都一律称之为“民族”。
民族识别工作是我国20世纪五、六十年代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特殊工作。民族识别,明确身份,是为贯彻民族平等政策。众所周知,中国民族问题解决得好,民族政策深入人心,与此有很大关系。中国经过民族识别之后的民族概念所反映出来的含义已不是完全意义上的斯大林民族定义。它是中国化的概念。
中国的民族概念有其产生、使用的特殊文化和社会政治背景,有它丰富的历史内涵,它既可以指历史上古代、近代和现当代的任何时期的民族,又是建国后我国社会发展不同历史类型的所有民族的称谓,既包括曾经建立过国家的民族(蒙古、满等),又包括在历史上没有建立过国家的民族(鄂伦春族、德昂族等)。有时又特指我国的少数民族,如民族教育、民族经济、民族工作等语言环境中。因此,我认为Nation,Nationality,ethnic,ethnic group等都不能全面、完整地表述它。
翻译中的词语虽然只是我们表述和交流的工具,但在应用中不能随意改动已约定俗成的词语。民族作为特定历史时代的产物,具有许多不可译的社会、政治和文化的含义。目前,英语中还没有一个合适的词来表述具有中国特定历史、文化内涵的民族概念,那么,我们也就不一定非要照顾或迎合他人的语言习惯了。在国际学术交流中不仅要全面理解和运用外语词汇的特指和用法,也要让外国人适应中国人的观念和语言习惯,使国际学术交流真正成为双向交流。
我认为美国华盛顿大学人类学系教授郝瑞的观点值得商讨,即在对外翻译中用"Min Zu"来表述民族概念,目前,国内有关专家和学者也很关注这种译法。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杜靖]“宗族社区”与“村落共同体”源流辨
下一条: ·[庄孔韶]“蝗虫”法与“鼹鼠”法
   相关链接
·[祝鹏程]现代民族国家构建中的西南民族神话·[周霖]昌都硕督人的狮子舞
·[赵依铖]建构“民间”之声:塞西尔·夏普的民歌实践、文化政治及学术史的回响·[张辉刚 唐钰镥 王宇澳]家国同构:中国传统仪式中文化身份认同的追溯与统合
·[喻博煊]成为“侨仙”:黄大仙信仰的海外传播与在地化·[游红霞]谱系理论视角下民俗文化铸牢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机理与路径
·[尹一航]晋北“三大王传说”古今演变·[杨芳菲]历史在民歌中的阐释与变异
·[岩温宰香]坝老傣村人生仪礼中的礼物流动:礼俗秩序与人格建构的民族志研究·[宣炳善]顾颉刚昆仑神话研究的民族融合与文化交流范式的再思考
·[邢光耀]少数民族神话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夏磊]彝族土主信仰调查研究
·[魏鹏翔]中华民族共同体视角下的西南芦笙民间传说研究·[王淑英 范家婧]多民族共享文化符号:诸葛亮传说在版纳、普洱地区的族际流动
·[孙岩 Любовь.Александровна.Одзял]“石化”意象的文化隐喻:俄罗斯远东地区那乃族博隆湖传说中“人-石转化”的人类学解读·[邵卉芳]民俗学的担当:学科教师如何参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冉元艺]当代民族文学批评的民间视野·[邱月]重彰地域性:民族民间体育的自洽与复兴
·[葩丽扎提·阿地里]阿尔泰语系民族“ATU315A型”民间故事的结构分析与文化阐释·[娘本]民间故事歌《方四娘》在西北多民族中的流传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5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