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文旅融合背景下乡村振兴与物质民俗研究学术工作坊招生启事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在中山大学开幕   ·[叶涛]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开幕词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理论与方法

首页民俗学专题理论与方法

[孙正国]建构神话学方法论体系的可贵探索
——《神话解读》之浅评
  作者:孙正国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4-04-28 | 点击数:14350
 

      《神话解读》是陈建宪先生近十年来神话研究的一个小结,也是他自觉接受与运用西方学者的母题分类方法,经过学术创新而形成的系统理论,七年前关于中国古代神话的母题研究获得了海峡两岸学者的共同认可,成为母题理论的重要基础,虽然这一理论的草创和后期发展之间的跨度比较大,但其逻辑线索是一致的,而且由于这种理论体系自探索之初就具有相对的开放性质,具有较为广泛的普适性,因此又反过来为母题理论注入学术活力和提供巨大的发展空间。当然,神话学自足体系的创立,无论研究者选取何种角度去探索,都是十分艰难的工作,这不仅因为神话本身的难度,也在于神话研究对研究者提出的多相性的要求,“它既涉及一向以学问深奥、历史悠久、难题众多而闻名的古典研究,也涉及当代的民间文学活动;它既要有语言学的严谨,要有诗学的精密和想象力,也要有人类学的实际操作经验,它还对语言的素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11](P25),所以,《神话解读》从方法论的角度探索建构的神话学体系必然不是毫无瘕疵的至善理论,加之著者的写作手法服从于出版者理论简易化的要求,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论著的理论性与严肃性。不过,这些微不足道的缺失非但不会冲击母题理论将对神话学领域产生的深远影响,反而还会在更为科学的学术开放与学术发展的意义上证明这一理论的学科史价值。  

参考文献:
[1] 钟敬文:《民俗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
[2] 乌丙安:《民俗学原理》,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
[3] E.希尔斯.傅铿译:《论传统》,上海文艺出版社,1991。
[4] Stith Thompson,THE FOLKTALE. Holt, Rinebart and Winston,Inc.,1967.
[5] 陈建宪:《神话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1997.
[6] 列维-斯特劳斯:《结构人类学》,文化艺术出版社,1989.
[7]李亦园:《民间文学的人类学研究》,《民族艺术》1998.3.
[8]毕尔刚:《民间文学本体论提纲》,《民间文学论坛》1988.4.
[9]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10]钟敬文:《民俗学对文艺学发展的作用》,《文艺研究》2001.1.
[11]迈尔斯·弗里,朝戈金译:《口头诗学——帕里—洛德理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原载《民俗研究》2002年3-4期)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民俗研究》2002年3-4期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关家铮]吴晓铃先生的俗文学理论和研究方法
下一条: ·[杨善华 孙飞宇]作为意义探究的深度访谈
   相关链接
·[朱宝姝]“卵生”与“洪水”母题下的“竞争与合作”关系·[赵秋谨]明清民间故事漂泊母题研究
·[张晖]他者视角下的中国神话当代转型:韩国学者洪允姬的理论反思与实践阐释·[张多]成为活态遗产:当代中国活态神话的遗产化进程及其思想轨辙
·[媛媛]关于中国灰姑娘型故事形成与传播路径的相关思考·[邢光耀]少数民族神话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
·[乌哈娜]阿尔泰语系AT325型魔法故事与达斡尔族《松树姑娘》·[苏永前]话语、意识形态与知识生产
·[秦选涵]“汉学西传”视野下晚清传教士关于中国神话的研究·[李斯颖]中华民族交流交往交融对人类起源神话叙事的塑造与丰富
·[段湘怀]传统手工业社会的技艺伦理生产·[党佳丽]超越结构主义:“白氏郎传说”的在地化实践与民俗学方法论反思
·[陈冠豪]当代鬼传说的“影子记忆”·[王尧]度量故事:情节类型、情节基干与核心序列
·[孙敏]母题共享与话语耦合:日本英雄祖先故事的信仰图景·[孟令法]对象、方法与理念:家庭民俗学发展谫论
·[朱刚]作为认识论和方法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彭牧 沈燕]方法论的本土与世界:以钟敬文与松村武雄的学术交流为核心
·[杨利慧]当代神话学的立场和追求:在整体时间观和互文之网中重新理解神话与神话学·第五届中国神话学与西王母文化研究学术讨论会1号通知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5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