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在中山大学开幕   ·[叶涛]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开幕词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中国实践

首页民俗与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实践

云南“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寻踪:铜鼓舞
  作者:李国豪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8-08-06 | 点击数:10090
 

  30年一大跳,一跳9天

贫困的现状困扰着铜鼓舞的继承人,舞者中有些人连鞋都没有。记者 杨海冬/摄

 

  者归是一个有着70多户人家的村子,坐落在一个山坡上,这里居住的彝族同胞就属于白倮支系。白倮在彝族中有着独特的节日体系,与其他彝族支系的火把节不同,一年一度的“跳宫节”是白倮人最盛大的节日。

  黄炳林老人介绍,“跳宫节”一般为3天,每年农历四月初三便从广西最东边的白倮寨子开始举行,然后自西向东,一个寨子接一个寨子轮流举办,轮到富宁县的龙洋村委会时正值农历四月初八,恰好是今年的12日,者归村小组提前一天就在想尽法子恢复这个传统。

  采访时,我们坐在村里的山坡上,这时,一个中年男子从坡下跌跌撞撞上来,嘴里骂骂咧咧,走近时酒气扑面熏来,我以为是传承人黄正武。

  站定之后,男子用彝话跟村支书黄永成聊起来,表情很委屈。原来,他与几个男子正在商议恢复“跳宫节”的事宜,但遇到了阻碍,村里买不起两头猪和两头牛,意见有分歧。此人不是黄正武,只是一个铜鼓舞的忠实爱好者,他在为无法恢复“跳宫节”而感到沮丧。

  虽然恢复不了,大家还是挖出了埋在土里的两面铜鼓(铜鼓不用的时候埋在土里,是一种保护方式),他们要跳给记者看看。

  在者归村中央的一棵老树下,有一块唯一空闲的平地,算是全村人的活动广场,才除去的杂草根非常新鲜,看得出这里已有很久没有人活动了,是块长满杂草的空地。“5年前,这里每年都有“跳宫节”活动,热闹得很。”黄炳林老人回忆起来。

  每年农历四月初八,是村里正式举行“跳宫节”的日子,村民提前一天就开始准备,要跳3天3夜。“跳宫节”从年初便开始筹备,以卜卦的方式来决定“宫头”,卦指哪家,那家人即是“宫头”,必须提供一头猪,一头牛,每次“跳宫节”需要宰两头猪、两头牛,所以卜卦会找两个“宫头”,在村中的三棵金刚树下,宰牛杀猪祭祀,以求来年五谷丰登。

  “跳宫节”30年大办一次。距今最近的1994年,龙洋村委会办过一次,那时的黄永成才17岁,他参加了有生以来的第一次大规模“跳宫节”。他记得,农历四月初七一大早,太阳刚刚升起,全村人就开始忙碌了。

  在村前的一片空地上,摆上两面铜鼓(有公母之分,小的是公,大的是母),一公在右,一母在左,敲鼓人站在两鼓中间,打起各种节奏来,乐声优美,振奋人心。人们手牵手,围成一圈又一圈,开始跳起来。

  男人们带上宝剑、红缨枪、木棍、大锤、护腕、叉、夹子等武器,妇孺老小被保护在中间,最外围有7个年轻壮士,带着盾、茅、镰刀、斧头等,象征士兵和卫士保护家乡村民的安全。为了更为形象纪念战争,跳舞过程中,还有比武打斗的场面,场景浑似电影里的战争画面。

  “跳宫”过程中,伴奏除了铜鼓外,还有芦笙等乐器,芦笙象征指挥的号角,指挥部队布阵、防守或者进攻。铜鼓舞跳起来,有整齐划一的左踢右踢,前进后退,像支纪律严明的队伍。每次大跳,一跳就是九天九夜。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彩龙中国:2008-07-07 12:00:43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听专家讲婺文化的底蕴与传承
下一条: ·BMW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建立战略合作关系
   相关链接
·坚持尊重原则 加大力度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巴莫曲布嫫代表:坚持尊重原则,加大力度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法
·[彭牧]从专家主导到社区参与:美国公共民俗学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形成·[朝戈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十讲》:进入非遗堂奥的好用指南
·第二期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插花高级研修班在京拉开帷幕·[郭翠潇]寻找非遗“出圈”“出海”的内生动力
· 中国民俗学会积极参与春节申遗工作· 探索新近列入名录的活态遗产项目
· 权威访谈丨中国年味世界共享——文化和旅游部有关部门负责人谈“春节”申遗成功·图文报道丨中国3个遗产项目从急需保护名录转入代表作名录
·与世界共享中国“年”味儿·展示非遗保护“中国经验”
·[杨利慧 丁红美]中国非遗研究20年:成就、焦点、贡献与问题·[黄永林]非遗传承主体和保护主体的责任与协同
·[王晨阳]人民的非遗 人民共享·春节申遗成功
·UNESCO ‖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9届常会议开幕·[安德明]创建“文化交会区”: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唐璐璐]遗产叙事的时空旅行:中国非遗申报片的媒介考古学研究·UNESCO ‖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9届常会召开在即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5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