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第十届代表大会暨2022年年会开幕   ·中国民俗学会2022年年会征文启事——民众之学:民俗实践与新文科建设   ·CFS会务║就会员会籍管理问题致广大会员的一封信  
   本网公告
   学会简介
   学会章程
   学会机构
理事会
秘书处
中国民俗学网编委会
中国民俗学会志愿者团队
   学会大事记
   学会会议
会议动态
联办会议
   学会活动
中国民俗学会与非遗保护
我与中国民俗学会:纪念中国民俗学会成立30周年
中华春节全景纪实摄影行动
生肖卡通设计有奖征集
感受春节:马鸣湖杯学生征文
春节文化网上谈
   知识中的伙伴
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北京民俗博物馆
学苑出版社
妙峰山研究会
   对外学术交流
中美非物质文化遗产论坛
   学会出版物
学会年刊
中国民俗学年鉴
   联系我们

2021年会专区

首页中国民俗学会学会会议历届年会2021年会专区

[田小旭]耳治与目治:民间故事研究范式的建立与发展
  作者:田小旭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21-11-07 | 点击数:901
 

中国民俗学会2021年年会论文•

 
耳治与目治:民间故事研究范式的建立与发展
田小旭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摘 要:中国间故事研究从最初的童话研究与故事研究之争,到国外理论与研究范式的不断引,从异质化的较研究转向同质化深耕。故事本身拥有顽强,因此不断调整不断前进的故事学研究也拥有巨。从对本的关注转向对于建构“叙事”研究范式的提倡,故事学逐渐跳脱本束缚转向更阔的视域。“书写型”传承的出现更使得故事研究紧紧跟随时代的发展,在媒介不断发展变换的新时代故事学研究也不断临挑战也不断在新天地中创造新的研究思路。

关键词:故事学;叙事;“书写型”传承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田梦]赫哲族熊图腾故事比较研究
下一条: ·[童婷]重庆市洪崖洞祈愿文化与民间信仰研究
   相关链接
·[冯文开]史诗:诗性的历史叙事及其认同功能·[陈泳超]明清教派宝卷中神道叙事的情节模式与功能导向
·[张凤霞]民俗影像片的叙事实践·[朱家钰]幻想故事的主人公类型
·[张佳伟]不同性质宝卷中的叙事方式及其功能定位·[张成福]遗产旅游中不同主体神话观的碰撞与融合
·[袁瑾]民间文学的跨文本叙事·[王尧]民间寓言的完型要素
·[施爱东]刘三妹与刘三婆:女仙称谓的转换逻辑·[梁奇]匡卫与敷演:虞舜逃生的故事学阐释
·[李梦]笑话:反故事的叙事形态·[哈合列孜·赛勒克]东方文学对中国哈萨克文学的影响
·[傅灵犀]“身”为“老百姓”:失地老年女性的城乡叙事与群体认同·[陈泳超 陈姵瑄]民间宝卷的身份叙事建构
·[柴书毓]现代公厕景观叙事中的楹联文化传承研究·[毕常新 梁莉莉]物质遗存与共同体凝聚:一个乡村民俗博物馆的微观叙事
·[王琴]个性、灵感和体验:中国民族博物馆“家庭模式”的个人叙事研究·[黄龙光]祖先的鼓舞:彝族花鼓舞的身体叙事与历史记忆
·[王尧]民间叙事的层级与名—动词性二维系统·[田兆元]“元宇宙”神话叙事与谱系构建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2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