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拟录取学员名单公告  
   本网公告
   学会简介
   学会章程
   学会机构
理事会
秘书处
中国民俗学网编委会
中国民俗学会志愿者团队
   学会大事记
   学会会议
会议动态
联办会议
   学会活动
中国民俗学会与非遗保护
我与中国民俗学会:纪念中国民俗学会成立30周年
中华春节全景纪实摄影行动
生肖卡通设计有奖征集
感受春节:马鸣湖杯学生征文
春节文化网上谈
   知识中的伙伴
敬文民俗学沙龙
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北京民俗博物馆
学苑出版社
妙峰山研究会
   对外学术交流
中美非物质文化遗产论坛
   学会出版物
学会年刊
中国民俗学年鉴
   联系我们

2021年会专区

首页中国民俗学会学会会议历届年会2021年会专区

[苏林]看见、记录、表达:影视人类学视阈下的民俗文化记录
  作者:苏林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21-11-07 | 点击数:1486
 

中国民俗学会2021年年会论文•

 
看见、记录、表达:影视人类学视阈下的民俗文化记录
苏林
(安阳师范学院传媒学院)
摘 要:影视人类学从最开始萌芽阶段立足和着眼于原始文化及已经消失的或现存稀有的文化,到现在开始逐步涉及到剧烈的城市变化,越来越多专家学者开始对影视人类学的视野和研究领域做出进一步拓展,但是就目前的拍摄情况来看,人类学影片的视野和拍摄题材还可以进一步丰富,同时,有关人类学影片拍摄视角选择以及多样态呈现与表达的探讨也能进一步推动民俗文化的保存和记录。
关键词:影视人类学;纪录片;真实;记录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苏娟]非物质文化遗产青海越弦音乐文化艺术特征探赜
下一条: ·[苏明奎]文学与记忆:苗族口头文学《仰阿莎》的跨媒介书写
   相关链接
·[杜韵红]以村为馆:乡村博物馆文化遗产保护真实性研究·[唐璐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真性:实践中的概念误用与路径混淆
·[杜韵红]乡村博物馆文化遗产保护真实性研究·[刘广宇]中国节日影像志:回到节日本身的理论自觉
·[邓启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多重真实、多维整体与多脉传承·[马荣良]虚构与真实
·[王宪昭]神话的虚构并非历史的虚无·[朱靖江]扎根人类学田野 深耕学术土壤
·[薛凡玥]旅游演艺的创新探索·[陈冠豪]中国当代鬼传说之概念指涉
·影视人类学的发展模式及其展望·[王宪昭]试析记史性神话的历史真实与文化真实
·[萧尧 陆惊呐]记录与诗意:试论影视人类学与诗学双重视域下的《路边野餐》·纪录片成为非遗传承传播的新平台
·[庄孔韶]我为什么要用影像记录“金翼之家”·[杨红 樊瀚声]“我们的节日”的观赏性和文化性
·非遗纪录片频频成爆款·[朱刚]社区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核心原则及其确立和实践
·第二届中国民族志纪录片学术展将于2017年11月9~12日举办·[苏永前]真实与建构:神话历史的两种向度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