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会员之声

首页动态·资讯会员之声

李生柱:侗族童谣文化遗产亟需抢救和保护
  作者:李生柱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20-03-09 | 点击数:38016
 

  在黔湘桂三省(区)毗邻地带,世代居住着勤劳智慧的侗家儿女,他们能歌善舞,创造了绚丽多彩的民间文学,享有“诗的家乡,歌的海洋”之美誉。其中,童谣是一颗晶莹的明珠,很早便引起了学者的关注。1942年,大夏大学的著名人类学家陈国钧在《贵州苗夷歌谣》中收录了田野调查所获得的数首侗家童谣;1961年,贵州民间文学工作组编《民间文学资料》第30集《侗族歌谣集》也收集了近十首童谣;2012年,贵州省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办公室在此基础上编写了《侗族童谣》,标志着侗族童谣的搜集整理工作步入新的阶段。
       尽管老一辈学者和文化工作者们对侗族童谣的搜集与整理工作投入了大量的心血,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由于历史条件和学术理念等因素的制约,过去的工作还存在一些明显的不足。譬如,没有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忠实记录,在文本整理过程中存在过度意译、删减、改写等不当操作,从而丢失了童谣鲜活的口头性特征;而且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只记词不记乐谱,因而丧失了童谣传唱形貌结构的整理性,等等。这些都不能不说是一种历史的遗憾。更为严重的是,笔者近日在参加贵州民族学与人类学高等研究院“侗族村寨社会文化田野调查”项目调研的过程中发现,侗族地区传统童谣的传承正在面临着极其严峻的困境,已处于濒临失传的边缘,亟需进行抢救保护。
       所谓童谣,亦称“儿歌”,是一种古老的韵话体口头短歌,由大人拟作或儿童创编,在社会中长期流传、广泛传诵。侗族童谣用侗语世代传唱,以丰富多彩的内容、淳朴童稚的思维、率真自然的形式、和谐优美的音律培育了一代又一代儿童的成长,是侗家人传习民族语言、实施民族德育、保存历史记忆、实现民族认同的“法宝”。据锦屏县瑶白侗寨宋义昌老人介绍,“过去娱乐节目很少,养育孩子全靠儿歌,一首首好听的歌谣教会了他们生活常识、文明礼貌与文化知识,但是现在基本上很少有人再用童谣哄小孩子了。”该村45岁的滚兴西女士也一脸无奈地告诉我们:“现在的侗族小孩都说带有浓重方音的普通话,看动画片,喜洋洋、光头强之类的,没有人再唱儿歌了。我们这个年纪的人也都不会了,全忘记了,只有六七十岁的老年人才懂得一些。”
       面对侗族童谣的消逝,锦屏县彦洞乡文化站主任张兰姣女士颇感痛心,她认为由于青壮年常年在外打工,母语能力衰退,他们已经不会唱儿歌,也不再用优美动听的童谣儿歌去教育年幼的子女了,这是侗族传统文化的重大损失,政府和学者应该予以关注。
       从锦屏高坝古侗寨走出来的著名侗族语言学家、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石林先生忧心忡忡地表示,“侗语最原始鲜活的元素往往储藏在歌谣中,童谣可以说是侗语的‘天然’存储器,它的快速消亡直接导致了侗语的许多基本词汇、语义内容与句式的失传,将会造成连锁反应,使侗族的语言和包括传统音乐在内的其他各种文化遗产都连带进入日益濒危的境地。”
       据笔者调查,侗族童谣濒危的原因是多样的,但外出打工潮造成的民族村寨日益空心化和民族文化传承的代际断层无疑是其中最突出的因素。当今的侗族地区正经历着剧烈的社会变迁,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手机、电视等新媒介在村寨中日渐普及,由于语言文化保护措施跟不上时代的剧变,国家提供的双语教学也没有得到有效开展,使侗族儿童在学普通话的同时放弃了母语学习,“结果普通话没学好,母语却丢失了”的尴尬两难状况成了普遍现象。在此背景下,千篇一律的动画片和网络电子游戏逐渐取代丰富多彩的童谣,成为儿童主要的娱乐方式。随着年轻一代不再传唱,童谣传承的链条基本断裂,只能在老年人的记忆中寻觅到支离破碎的片段,一旦这批年老的传承人离世,童谣便随之永久性失传,成为绝唱。因此,对侗族童谣的抢救、整理与研究,已经成为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它既是传承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必须,也是保护民族语言、守护民族精神家园之紧急要务。
       在谈到抢救保护侗族传统童谣的重要意义时,贵州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山地民族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贵州师范学院教授龙宇晓指出:“童谣里蕴藏着十分丰富的传统知识内涵和民族教育资源,对于儿童的早期智力开发、良好性格的培育、人伦关系处理能力的形成,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民间俗话常说‘从小看大’、‘国家大业,从孩子抓起’,瑞士著名教育学家皮亚杰的儿童发展理论也告诉我们,儿童早期所受的传统文化熏陶和智力开发决定他们今后一生的性情和能力。因此,童谣的抢救和研究看似事小,其实是关乎民族和国家未来之举。”
       抢救保护侗族童谣,首先需要我们运用规范的民俗学田野作业方法对仍然存活的童谣进行抢救性搜集、整理,运用录像、录音、照相等方式完整记录展演现场,不仅记词更要记谱,尽可能地还原童谣传唱的原生态形貌。其次还要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全方位、多维度地对它进行综合性研究,从学理上阐述其本质属性、民族特色与地域色彩,以研究成果来反哺和推动抢救保护工作。这些工作的有效开展都离不开政府有关部门对童谣文化遗产的宣传和重视,更离不开当地民众的能动参与和积极支持,只有唤起侗家儿女对童谣的热爱和“文化自觉”,才能真正使民间文化的“瑰宝”—童谣常留人间。
       当然,要实现传统童谣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传承,我们的工作绝不能仅仅停留在抢救整理和研究上。“活态传承的保护模式才是最有效的、具有现实意义的保护。我们应该在全面而系统地进行抢救整理的基础上,选出其中的精品来开发乡土幼儿教育读本和新媒介幼教资源,让优秀的传统童谣进入课堂,并以与时俱进的新形式重返到侗寨家庭教育中,一定要使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在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大业中充分发挥积极的作用,为我们这个多民族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龙宇晓教授如是说。

(原文刊于《贵州民族报》2015-02-06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张敏】

上一条: ·毕传龙:连接好非遗数字化保护的“出入口”
下一条: ·万建中:讲好中国的民间故事
   相关链接
·UNESCO ‖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九届常会召开在即·[高荷红]“伊玛堪”:从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到人类代表作
·[王霄冰]再语境化与海外藏中国民俗资料的溯源研究·[李锦 朱燕 王锋]从“non-physical ”到“ intangible ”:“两分制 ”视角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 ”术语的选择与确立
·[朱奕丰]情知所起:文化认同视角下昆曲教育与活态传承的共生研究·[周全明 王慧婷]非遗视域下滦南评剧的在地化保护与开发
·[赵宇 张晓桐 史慧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探索·[张宇萱]整体视角与过程转向:国内外遗产化研究综述
·[张一帆]短视频语境下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路径·[张思蕊]非遗视角下满族说部的传承与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研究
·[张庆全 胡燕]第七艺术视域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张巧坭]大石窝石作文化村落的整体性保护
·[姚远]基于拉帕波特仪式传播理论下的非遗传承发展路径探索·[严利]贵州苗族芦笙舞“滚山珠”的传承与保护研究
·[许逸亭]“以事象为中心”到“以人为中心”:非遗商业化不足问题的分析和对策·[谢行发 沈琪]广东三灶鹤舞非遗传承与发展研究
·[谢开来]大众文化中的咏春拳叙事研究·[温必锋 尹海鹰 沈素惠 黄玉霞 王杰]传承多彩非遗,筑梦美丽花城
·[卫才华 方洁]人本中心视野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再评估·[王娜]威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情况调研报告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