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本网公告
   学会简介
   学会章程
   学会机构
理事会
秘书处
中国民俗学网编委会
中国民俗学会志愿者团队
   学会大事记
   学会会议
会议动态
联办会议
   学会活动
中国民俗学会与非遗保护
我与中国民俗学会:纪念中国民俗学会成立30周年
中华春节全景纪实摄影行动
生肖卡通设计有奖征集
感受春节:马鸣湖杯学生征文
春节文化网上谈
   知识中的伙伴
敬文民俗学沙龙
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北京民俗博物馆
学苑出版社
妙峰山研究会
   对外学术交流
中美非物质文化遗产论坛
   学会出版物
学会年刊
中国民俗学年鉴
   联系我们

2019年会专区

首页中国民俗学会学会会议历届年会2019年会专区

[冯瑾]乡宁云丘山中和节节俗及其儒家文化意蕴
  作者:冯瑾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9-10-19 | 点击数:1993
 

 

中国民俗学会2019年年会论文•
 
乡宁云丘山中和节节俗及其儒家文化意蕴
冯瑾
山西师范大学戏剧与影视学院
摘 要:起源于唐代的中和节,时至今日,全国其它地区的人民几乎都淡忘了,乡宁云丘山却把中和节传统保留下来,并有所发展。云丘山中和节祭祀天、太阳、社稷和朝山敬神的节俗,继承和吸收了唐代中和节顺时重农的传统,同时,对人类始祖的叩拜、相亲、求子等节俗则体现了云丘山中和节节俗的地域特色,这些节俗能得到传承和民众的喜爱,与其包含的丰富的儒家文化意蕴有密切关系。同时,云丘山中和节作为一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中和文化乃至非物质文化的传承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关键词:云丘山;中和节;节俗;中和文化;文化意蕴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方钥]北丁山庙土地公公庙会中的供品
下一条: ·[高荷红]非典型的故事家
   相关链接
·[张湘蓉]怀化市部分县区“双端午节”习俗特征形成的缘由及其意义·[武靖佳 胡燕]从村落节俗到舞台展演:溱潼会船的变迁研究
·[李向振]冬至节俗源流及其文化内涵·[俞玲]变“节”惟新:中华传统节俗的现代性困境与发展路径探析
·[关旭耀]资本介入下古村落公共空间的变迁、消解与重构·[徐金龙]屈原故里端午节俗的传承困境及发展思路
·[常睿]新冠疫情下的端午香囊节俗消费考察·[萧放]温情与崇高:端午节俗的当代意义
·[徐金龙]试析荆楚端午节俗的文化内蕴及现实价值·[纪军]上蔡重阳节调查报告
·[杜凯月]孔尚任《节序同风录》管窥·[萧放]正月十五闹元宵——元宵节俗的文化精神
·[张瑞娇]达州“元九登高”节俗探源·[张瑞娇]文学共情与节日定型:从《全唐诗》看唐代中秋节俗
·南京农业大学成功举办“节气、节日、节俗与乡村发展·田野工作坊”·“节气、节日、节俗与乡村发展”田野工作坊邀请函
·[张瑞娇]四川达州元九登高节俗辨析·[萧放]七夕节俗传统的传承与创新
·[宋亦箫 刘琴]端午节俗起源新探·[杨秀]节俗的文化关联:以嘉兴清明节为例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