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文旅融合背景下乡村振兴与物质民俗研究学术工作坊招生启事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在中山大学开幕   ·[叶涛]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开幕词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媒体报道

首页动态·资讯媒体报道

中国国际民间艺术节八月举办
  作者:李夏至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9-07-31 | 点击数:5248
 

   五大洲13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位艺术家登台……第11届中国国际民间艺术节将于8月23日至28日在呼和浩特市举办。

 
  本届艺术节以“增进世界文明交流互鉴;弘扬‘一带一路’精神;促进中外民心相通,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为主题,邀请的外国艺术团涵盖五大洲,同时侧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如俄罗斯、蒙古、乌兹别克斯坦、伊朗、克罗地亚等。其中,乌兹别克斯坦、瓦努阿图、加纳等国艺术团为首次来华参演。
 
  演出内容以民族民间舞蹈、音乐为主,突出民族民间特色和热烈喜庆的节日特点。本届艺术节还特别邀请来自香港、澳门、台湾和呼和浩特市的青年舞者,联合组成“青春中华”街舞团,联袂展示中华青年风采。
 
  中国国际民间艺术节创办于1990年,是国务院批准的大型国际民间艺术交流活动,迄今已成功举办十届。(记者李夏至)

  文章来源:《北京日报》2019年07月30日
【本文责编:何厚棚】

上一条: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辉煌七十年
下一条: ·海南非遗走进现代生活
   相关链接
·[王均霞]学科自主知识体系建构视野中的本土女性民俗学研究·[王京]对中国民俗学学派建设的几点思考
·[刁统菊]“田野作业”概念的发展史·[杨镕]文本化与语境化:民间艺术传承的双重路径
·[穆昭阳]寒婆传说中的地景呈现与文化意涵·[邹东子 甘德志]“不祥之地”还是“聚财宝盆”
·[朱梁灏]民俗学的日常生活转向与批判的日常生活研究述论·[周逸敏 羌玲]民俗摄影的文化价值与当代使命
·[郑立洋]民俗主义视域下网络小说《道诡异仙》文本解读·[赵思晗]符号与仪式的互动
·[赵帅鹏]民俗物质性:从新艺术史到图像民俗的理论接合与跨界思考·[张一帆]虚拟空间中的民俗:新媒体语境下民俗传播特征与知识再生产
·[张淇源]媒介养老:一种宗族养老传统的理论路径与可能·[余玮]“物”与民俗学史叙述
·[余静林 杨琳]共生理论视域下长江干流语言民俗的活态传承·[游红霞]谱系理论视角下民俗文化铸牢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机理与路径
·[叶玮琪]实践民俗学视野下风俗教化的变迁与回顾·[姚航]都市民俗的“再嵌入”及其调适:非遗的“异地落户”现象研究
·[杨俊安] 在地与新象·[杨吉然 杨秋香]云南西部“指路碑”文化考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5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