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论文

[吴晓东]禹妻“涂山”氏名称与“蜍蟾”同源考
  作者:吴晓东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9-04-20 | 点击数:8603
 

  摘要:涂山是传说中的一个地名,是禹娶涂山女之地,会诸侯之地,杀防风之地。涂山何在,众说纷纭,文章试图证明此山原本不存在,与嫦娥化蟾的“蜍蟾(蟾蜍)”一样,具有同一语源。禹的妻子涂山氏在文献中又被记载为女娲,“娲”、“娥”同音,女娲与嫦娥原本是同一神,嫦娥化为蟾蜍的另一种形式,是女娲地名化为涂山。

  关键词:涂山;蟾蜍;女娲;大禹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5CRK018):全要素生产率驱动型经济增长条件下的就业创造研究

  作者简介:吴晓东,苗族,湖南凤凰人,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研究方向为神话学。


  一、涂山女即女娲

  涂山,是传说中大禹治水时娶妻的地方,最早见于文献是在《尚书·益稷》:“娶于涂山,辛壬癸甲。启呱呱而泣,予弗子,惟荒度土功。”[1]其次是在《楚辞·天问》:“禹之力献功,降省下土四方。焉得彼涂山女,而通之于台桑?”[2]治水成功之后,大禹又在涂山会诸侯,防风仅仅因为迟到,他便把防风杀了。关于禹在涂山杀防风的故事,《述异记》载:“禹会涂山,执玉帛者万国,防风氏后至,禹诛之。”[3]

  关于涂山地理位置的考证,有淮南说、当涂说、会稽说、重庆说、汶川说、三涂说等多种观点。从屈原“焉得彼涂山女”的问句便知道,至少从战国开始,人们就在纠结“涂山在哪里”的问题了。这些观点的提出都是以涂山真实存在为前提,再引经据典证明某地自古就有那么一座同名的山,或一个同名的地方。但是,从大禹、女娲名称的来源看,他们并非历史真实人物,娶涂山女的事也就无从谈起,只能是神话传说而已。

  关于大禹的妻子,多称为涂山女,涂山女只是指涂山那地方的女子,或涂山氏族的女子。涂山女的具体名字,文献中有女娇、女娲等多种说法。《吴越春秋》卷六“赵王无余外传”载:“禹因娶涂山,谓之女娇。禹行十月,女娇生子启。启生不见父,昼夕呱呱啼泣。”[4]秦嘉谟辑本《世本·帝系篇》却有所不同:“禹娶涂山氏之子,谓之女娲,是生启。”[5]

  娇与娲的繁体字分别为嬌、媧,字体十分相近,王孝廉认为女娇、女娲其实是一个人:“禹的妻子涂山之女,谓之女娇,女娇或被写作女憍(《大戴礼·帝系》),或作女[走介](《汉书·古今人物表》),由《国语·晋语》所载‘黄帝之母有蟜氏’在《史记·三皇本纪》中写作‘有娲氏’,可以知道蟜、娲是相通的字,因此,女娇、女[走介]、女憍也就是女娲。《世本》说,‘涂山氏号女娲’,更可知禹的妻子是女娲无疑。”[6]从传说特征来看,女娲与涂山女也有很多共通之处。张开焱在《涂山氏与女娲及其在夏人创世神话中的地位和作用》一文中说:“涂山氏与女娲之间有很多类似性,她们都是古代南方的女神,都是禹的妻子,都是婚爱生殖之神,都是石神,都曾经被碎尸,因此,可以断定两者在远古夏人原初神话中本是同一个神祇,只是在后世的流传过程中被分离了。”[7]

  其实,“娇”与“娲”不仅繁体字形相似,而且古音也相近。音韵学家郑张尚芳将“娇”的上古音构拟为[kraw],将“娲”的上古音构拟为[kwrool],所以,女娲记为女娇,也可能是因为语音的缘故。

  无论是文献记载还是学者观点,抑或字形、语音的近似,涂山女都被认为是女娲,大禹与女娲是夫妻。如果说大禹的妻子是女娲,一个绕不开的问题就摆在了我们面前:文献与民间口传都说伏羲与女娲是夫妻,那么大禹与伏羲是什么关系?他们是同一个神吗?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们必须先梳理伏羲女娲、后羿嫦娥的语源。

  二、女娲即嫦娥

  我们需要先说说后羿嫦娥、伏羲女娲名称的构成方式。这些名称都是在前面加一个字来表示尊敬、神格、性别等等,“羿”前面加“后”构成“后羿”,“后”只是表示羿的君王身份。“娥”前面加“嫦”构成“嫦娥”,有学者认为“嫦”是为了避讳汉代皇帝刘恒的“恒”而改的,其实不然,这个问题后文将详细阐释。“羲”前面加“伏”构成“伏羲”,“伏”是由“博”演变过来的,所以伏羲又被称为包羲、庖牺等等,“博”表示伟大。“娲”前面加“女”只是为了表示性别。除了在前面加“女”,“娲”还经常在后面加“皇”,构成“娲皇”。如果我们只分析这两对配偶神名字的核心词,那么它们有十分整齐的对应,也就是说,“羿”对应“羲”,“娥”对应“娲”。“羲”原来与“義”同音,《说文解字》解释“羲”说“从兮義声”。“羿、義”目前都读[ji](拼音记为yi),“娥”在一些方言读[wo],而“娲”也曾经读[wo],目前有一些以“呙”为声符的字依然读[wo],比如涡、窝、蜗。后羿嫦娥与伏羲女娲的对应如下:

  

  后羿嫦娥与伏羲女娲的对应不仅是语音上的,同时也有神格上的。后羿、伏羲的原型都是太阳,嫦娥、女娲的原型都是月亮。后羿虽然是射日的神,但他原本自己就是太阳,叶舒宪在《日出扶桑:中国上古英雄史诗发掘报告》一文中认为后羿即太阳本身:“按照‘熟知’的射日神话,羿与太阳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对立的、仇敌的关系。如果有人说羿和太阳本来具有同一性的关系,大概很难有人相信。但事实却很可能如此。”[8]后羿的妻子嫦娥是月亮神,这一点已经是众所周知而无须多说了。伏羲的太阳神格也很明显,因为众多汉画石的伏羲像经常与太阳相伴。相应地,女娲像与月亮相伴,具有月亮神格。女娲的月亮神格除了在汉画像中有所体现之外,还表现在她是高媒神,而高媒在民间也就是月老。可见女娲与嫦娥原来是同一个神。这些神格的来源,其实是这些名称与日月有关。“羲[ji]”与“日[ji]”的读音相同,目前山东日照等很多地方也是将“日”读作[ji]。[wo]这个音是由“我”的读音[ηo]变来的,目前很多地方依然将第一人称“我”读作[ηo],而[ηo]这个音正好与月亮的“月”上古音[ηod]几乎一样。

  宋金兰在《汉藏语“日”“月”语源考》中提出:“汉语和藏缅语言的‘日’和‘月’均来源于‘眼睛’一词。”[9]眼睛”是现代汉语,古汉语称为“目”。宋金兰首先分析“日”和“目(眼睛)”的关系,日的上古音构拟是njig,虽然“日”的声母是n-,而“目”的声母是m-,但是,以“日”为声符的形声字有读m-声母的,如汨罗江的“汨”是明母锡部字*mleg,汉代有人名金日蝉,其中的“日”有明母异读。此外,在有的汉语方言里“日”存在n-和m-两种声母形式,例如闽南建瓯话中的“日”,文读是n-,而白读音是m-。在古汉语音系中,明(m-)、泥(n-)二母关系相当密切,如“母”(m-)与“女”(n-)是同族词,“弥”(m-)和“你”(n-)同从“尔”声。至于“月”,无论是汉语还是藏缅语,“月”都与“目”或其同源词读音相同或相近。比如古汉语的“月”为ηwad,“目”为ηrωn,载瓦语的“月”为lo51mo55,“目”为mjo21。由此可证,“日、月”是由“目”发展而来。

  根据上文的分析,后羿嫦娥、伏羲女娲以及大禹女娲等其他神名的语源可图示如下:

  无论是文献记载,还是汉画像,女娲都是人身蛇尾的形象,嫦娥却几乎见不到这方面的记载,可是,有一块被命名为“嫦娥奔月”的汉画像,其中奔月的嫦娥却拖着长长的尾巴。1999年,国家邮政局还根据这幅汉画像发行了一枚名为“嫦娥奔月”的邮票。这块汉画像说明了,嫦娥与女娲原来是同一神,是不分的。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何厚棚】

上一条: ·[朱婧薇]中国鼠婚故事研究90年
下一条: ·[吴晓东]毛衣女故事的母题构成与主角来源
   相关链接
·[周媛]神话主义视角下《王者荣耀》中的女娲形象重构·[孙正国 夏楠]大禹叙事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建构研究
·[李靖]神话的电影媒介化讲述与本体研究:以《女娲补天》为个案·[孙正国]武汉大禹神话园群雕叙事伦理研究
·[梁奇 刘红玲]淮阳伏羲女娲神话的生殖崇拜及其演化 ·[黄景春 周丹]对大禹神话的考古发现及其资源化转变
·[刘惠萍]民间信仰的正典化与现代化·[夏楠]规范·认同·升华:大禹治水神话的资源化与遗产化实践
·[张多]灾害的神话表征 ·[丁思瑶]民间叙事的跨文类表达
·[杨利慧]官民协作:中国非遗保护的本土实践之路·[郭佳]顾颉刚大禹神话传说研究与“层累造成古史说”的提出
·[吴晓东]伏羲女娲蛇尾蜴尾考·探访河南济源“中国女娲神话之乡”
·学者为《中国民间文学大系》 出版工程建言献策·《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学术体例研讨会暨“大禹神话与口头传说”学术研讨会成功召开
·[朱鹏]汉画像中人首蛇尾擎日月图像研究述论·[仵军智]关中西部乡村“母性神”信仰活动考察
·[田波]“人文初祖”考·[马竹君]顾颉刚“层累说”的再审视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