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文旅融合背景下乡村振兴与物质民俗研究学术工作坊招生启事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在中山大学开幕   ·[叶涛]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开幕词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媒体报道

首页动态·资讯媒体报道

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座谈会在京召开
  作者:记者 王立元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7-03-12 | 点击数:5052
 

  近日,中国文联在北京召开学习《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实施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座谈会,就实施“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做大做强“我们的节日”等工作征求意见建议。全国各地30余位专家出席。

  通过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意见》精神,与会专家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积淀了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承载着中华民族独特的价值观念,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的滋养,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重要精神纽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蕴藏着丰富而宝贵的核心价值理念。

  “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由中国文联牵头组织实施,具体任务是完善中国口头文学遗产数字化工作,在搜集整理民间故事、歌谣、谚语的基础上,整理出版中国民间文学原创文献。与会专家表示,通过实施“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可以进一步完善中国口头文学遗产数字化工作,为中华民族文化保留珍贵鲜活的记忆,对于推动我国民间文艺事业大发展大繁荣、建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新体系具有广泛而积极的影响。

  文章来源:《中国文化报》2017年3月10日第6版
【本文责编:赵昱】

上一条: ·四川博物院努力践行公共文化保障法
下一条: ·史诗《格萨尔》藏译汉项目正在进行,预计2018年底完成
   相关链接
·[王雅静]八仙信仰在朝鲜半岛的传播、接受与变异·[王心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在地实践:以浙江省“3+N 保护行动(2018-2024)”为主线
·[王心怡]“名”“实”之间:走马镇空间生产与故事传统传承·[王晓葵]遗产研究与现代生活方式构建
·[王威]口头文学在新媒体中的具身性表达·[王翘楚]“网红旅游城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双品牌互构实践探究
·[王静怡]仪式实践与文化传承:基于岷县宝卷的田野调查·[王敬让]地理感知与贾平凹《商州三录》的民间文学世界
·[王佳]仪式·记忆·精神:北疆民俗文学内涵探析·[王东 蒋楠]饮食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发展研究
·[唐钟禹]戏曲与说唱文学的跨文体互文·[谭羽聪]媒介、复制与共创:网络文学生产机制的一种想象
·[索朗旺姆]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阈下“波罗木刻”传承与创新研究·[所揽月]“物”的激活:景迈山普洱茶的传统重建与文化实践
·[孙佳]中原地区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生产与价值重构·[苏明奎]抗战时期云南的歌谣研究与方言调查
·[宋海玉]形式与宣读:民俗学“挪用”现象的省思与检视·[冉元艺]当代民族文学批评的民间视野
·[邱毓琪]民间文学与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关系·[齐琪]从民俗活动到进入春节申遗文本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5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