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教科文组织相关《公约》

首页民俗与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教科文组织相关《公约》

为遗产而团结:七种方式,参与其中!
  作者:UNESCO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6-07-18 | 点击数:2461
 

  为遗产而团结活动是一次全球性运动,旨在弘扬和保护全世界范围内的文化遗产和文化多样性。我们呼吁人人积极参与,向世人宣传这一活动的重要性——以下七种方式助你参与其中。

  1. 在社交媒体上表示支持

  运用脸书、推特、微博或Instagram等社交媒体告知世人,文化遗产和文化多样性对你而言意味着什么,为什么要保护并弘扬。也可以将你所喜爱的遗产地或文化传统图片张贴上去,说明它对你有何意义。

  2. 探索所在社区的遗产

  纪念文化遗产最好的方式就是走出去亲身体验!找到附近的世界遗产地,或者访问本地遗产组织或文化机构的网站,探索文化遗产对你所在社区发挥的重要作用。

  3. 组织为遗产而团结活动

  将亲朋好友和同事聚集起来,计划一场活动,颂扬文化遗产,团结一致,在全世界保护受到攻击的遗产。邀请本地区的遗产地、博物馆和文化机构方面共同参与,协同本地媒体合作进行报道。另外也请通知我们,以便将你们组织的活动添加到活动名单当中。

  4. 让本国政府了解遗产意义重大

  你也可以与本国政府代表联系,让他们了解你为何认为文化遗产十分重要,为何必须保护遗产,将其留给未来世世代代,进而担任本社区的为遗产而团结活动大使。

  5. 志愿保护遗产

  与本地区遗产地和文化机构接触,了解如何参与保护遗产。也可了解我们的世界遗产志愿者计划为志愿者提供的参与全球各文化遗产地工作的机会。

  6. 向遗产应急基金捐助

  如果你愿意对紧急情况下保护文化遗产的工作进行经济资助,可以考虑向“遗产应急基金”进行捐助。这一基金旨在通过对紧急情况作出更加有效的反应,保护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防止灾害和冲突造成的破坏。

  7. 随时了解活动情况

  随时回来了解为遗产而团结的活动近况,看看大家在脸书、推特和Instagram等社交媒体上面谈论什么。也恳请签阅世界遗产邮寄名单,了解世界各地文化遗产方面活动的最新讯息。

 

       相关背景:

  #为遗产而团结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力推广的一项全球性活动,旨在弘扬并保护全世界范围内的文化遗产和文化多样性。发起这场活动是为了应对文化遗产目前所遭受到的前所未有的攻击,呼吁我们每一个人通过颂扬遗产地、文物和文化传统来反对极端主义和激进化倾向,因为正是这一切让我们的世界如此丰富多彩并充满生机。

 

  文章来源:UNESCO
【本文责编:CFNEditor】

上一条: ·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伦理原则》
下一条: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成果框架专家会议在京召开
   相关链接
·潘鲁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中国实践——写在中国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周年之际·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UNESCO故事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助力后代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让文化遗产焕发新活力!全国博物馆文创联盟成立大会在京举行
·邮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传承与创新交融论坛举办·《文化遗产》:2024年第4期目录
·《文化遗产》:2024年第3期目录·[马盛德]《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十讲》
·[郭翠潇]从“非物质文化遗产”到“活态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术语选择事件史循证研究·中山大学 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学院 2024年全国高校非遗政策与实务培训班招生简章
·《文化遗产》:2024年第2期目录·[康丽]从女性赋权到性别协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发展史上的性别平等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非遗公约》缔约国大会第十届会议将于6月在巴黎召开·非遗热点丨全国人大代表巴莫曲布嫫:通过非遗保护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敬文民俗学沙龙:第40期活动预告·《文化遗产》:2024年第1期目录
·首期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插花高级研修班在京开班·朱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研究:概念、历史及趋势》
·《文化遗产》:2023年第6期目录·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座谈会在京召开蔡奇出席并讲话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