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拟录取学员名单公告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媒体报道

首页动态·资讯媒体报道

代表委员积极建言——激活戏曲艺术的时代生命力
  作者:记者 王立元 胡克非 薛帅 张建友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6-03-14 | 点击数:1939
 

  戏曲传承着中华民族活态的文化基因,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绽放着夺目光彩。为振兴戏曲艺术,国办去年印发《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由中宣部、文化部主办的全国戏曲工作座谈会召开;文化部认真抓好戏曲政策具体实施工作,启动全国地方戏曲剧种普查,扶持“三个一批”戏曲剧本,推动“名家传戏”工程,实施戏曲剧本孵化计划,形成全社会重视戏曲、关心支持戏曲艺术发展的生动局面。在“真金白银”的政策扶持下,戏曲传承发展中还有哪些亟待关注的问题?全国两会代表委员积极建言。

  “随着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出台,戏曲传承渐有回暖之势。从中央到地方都明确了传统文化对一个民族发展的重要性,‘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还专门把传统戏曲传承和传统工艺振兴列为文化重大工程之一。”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戏曲艺术剧院院长杨俊说。

  “有角就有戏,有戏就能活。”在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文艺界小组讨论上,全国政协委员、京剧表演艺术家叶少兰强调人才对戏曲传承发展的重要性。

  以往更多提青年演员的培养,代表委员今年更加关注戏曲全方位传承。“服装、道具、琴师、鼓师、化妆师等技艺同样需要传承。拿京剧中周瑜的翎子来举例,它有非常精细的制作手段,最终在舞台上展现时,翎子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但是由于工艺的失传,许多翎子质量不过关,就没有办法达到传统表演中一些动作的要求。髯口也是一样,现在的髯口都是化纤的,甩起来很容易粘在身上;服装上纹饰的手工工艺也基本失传了,这些都使戏曲艺术的舞台表现力打了折扣。所以,传承是综合性传承,哪一环节都不能缺少。”全国政协委员、京剧表演艺术家朱世慧说。

  地方戏曲在传承方面也存在很多问题。“许多地方戏曲已经丧失原有的味道,地域特点独特的唱腔面临失传和走样。”朱世慧说。“我国有2000多个县、超过4万个乡镇、几十万个村庄,曾经几乎每个县都有自己的剧团,甚至还有几个剧团,乡村也有自己的剧社。如今,这些基层中小剧团很多已经消失。这种情况下,让民众至少每年看一次演出就变成很难完成的任务。”叶少兰说。

  “如今全国都面临琴师、鼓师青黄不接的问题,看着老先生们一天天老去,我很着急,希望能有什么机构把老先生们的宝贵经验采集下来。”全国政协委员、国家一级琴师李祖铭认为,对于戏曲艺术来说,演员的背后离不开琴师、鼓师的配合。他希望各戏曲团体能多给年轻琴师、鼓师一些登台机会,哪怕是站在老演奏员旁边学习。

  如何让传统戏曲的魅力为当下民众尤其是青少年所感知?“要让中国传统戏曲文化更好走进校园。双手一比划就把门打开了,舞台上跑几步就是行军万里,这是最具中国特色的艺术形式。”全国人大代表、陕西省戏曲研究院院长李梅说,“电视、广播里流行歌曲很普遍,但戏曲的辐射面很窄,人们接触机会相对较少。要让年轻人多多接触戏曲,从小培养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一旦人们静下心来看上一场戏,就会发现这种艺术的魅力。”

  “艺术普及非常重要,这是在培育市场。多年来,我们一直进社区、进学校演出,就是在培育当下以及未来的观众群。不然,一个剧种的观众群会慢慢萎缩,戏曲最终会变成博物馆里陈列的艺术品。从2007年开始,整整9年中,我们深入小学校园公演1600多场,观看学生近30万人,在学生中拥有越来越多的忠实粉丝。”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苏州昆剧院副院长王芳说。

  全国政协委员、京剧表演艺术家史依弘建议在大学设置京昆艺术课程。“在大学通识课程体系中设立京昆艺术讲座,引进京昆界资深表演艺术家,学校方面则配之以师资助理,或者由专职戏曲师资协助,或者由相关硕博研究生以及博士后担当。另外,对于选修京昆艺术通识课程的学生,用文化专项资金资助其观赏剧场戏曲演出。”史依弘说。

  为了让更多人接受川剧,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川剧院院长沈铁梅多年来探索如何让古老川剧焕发活力。她认为:“创新不等于随意改革。改革要超越传统,敬畏传统。这几年,我在工作中既有舞台展示,又有一些试验。一些传统川剧观众不爱听,所以我就尝试在演唱中融入新的乐器和声腔,但绝对要保留原汁原味的川剧味道。”

  苏州昆剧分三种模式探索市场。“一种由老艺术家演经典折子戏,一桌二椅简单布景,纯粹靠表演艺术去打动观众。中青年演员即中坚骨干力量,演连本戏,将故事的全貌展示给观众,将昆曲爱好者领进门。实景版昆曲则在实际场景中演绎一段故事,让剧情与实景相互交融,深受刚刚接触昆剧的广大观众喜爱。”王芳说。

  文章来源:中国文化报 2016年3月14日第1版
【本文责编:博史伊卓】

上一条: ·湖南加强非遗传承人“抢救性记录保护”
下一条: ·李延声委员:建议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人
   相关链接
·[马盛德]《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十讲》·[郭翠潇]从“非物质文化遗产”到“活态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术语选择事件史循证研究
·中山大学 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学院 2024年全国高校非遗政策与实务培训班招生简章·[康丽]从女性赋权到性别协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发展史上的性别平等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非遗公约》缔约国大会第十届会议将于6月在巴黎召开·非遗热点丨全国人大代表巴莫曲布嫫:通过非遗保护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敬文民俗学沙龙:第40期活动预告·首期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插花高级研修班在京开班
·朱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研究:概念、历史及趋势》·巴莫曲布嫫: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研究:概念、历史及趋势》
·青岛大学举办“万柿大集——第三届柿子采摘文化节暨胶州非遗进校园活动”·王晨阳:在“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 学术论坛上的致辞
·“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学术论坛在山东大学举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亚多部门地区办事处驻华代表处主任夏泽翰教授:两个关键点
·视频 ‖ 水是一切生命之源:魁立先生访谈·新书发布 |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国经验》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选编·[王晨阳]全面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
·[王晨阳]非遗成都论坛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马盛德:非遗传统舞蹈首先是保护传承,“创新”不能太着急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