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在中山大学开幕   ·[叶涛]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开幕词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学术史反思

首页民俗学专题学术史反思

[王霄冰]浪漫主义与德国民俗学
  作者:王霄冰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5-11-22 | 点击数:14685
 

  注释:

  ① 吕微.告别浪漫主义:中国民俗学的现代转换———“民族民俗文化与当代生活”学术座谈会述评[EB/OL].中国民族文学网,http://iel.cass.cn/news_show.asp?newsid=3070,2014-11-1.

  ② Clemens Brentano.Rheinmärchen[DB/OL].http://gutenberg.spiegel.de/buch/rheinmarchen-352/1,2014-11-10.

  参考文献:

  [1]鲍辛格,吴秀杰.日常生活的启蒙者[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2]江绍原.关于folklore,Volkskunde,和“民学”的讨论[A].王文宝,江小蕙.江绍原民俗学论集[C].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

  [3]李伯杰.“断片”不断———德国早期浪漫派的断片形式评析[J].外国文学评论,1997,(1).

  [4]凌继尧.耶拿学派和施莱格尔兄弟[A].艺术学(第4卷第2辑)[C].上海:学林出版社,2009.

  [5]Oliver Fink.Heidelberg[A].In Etienne François & Hagen Schulze(Eds.),Deutsche Erinnerungsorte Bd.III [C].München:C.H.Beck,2001.

  [6]Katja Czarnowski.Die Loreley[A].In Etienne François & Hagen Schulze(Eds.),Deutsche Erinnerungsorte Bd.III [C].München:C.H.Beck,2001.

  [7]马树德,顾彬.世界文化史故事大系·德国卷[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8]Regina Bendix.From Experience to Representation:The Onset of a Scientific Search for Authenticity[A].In Regina Bendix(ed.).In Search of Authenticity:The Formation of Folklore Studies[C].Madison: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1997.

  [9]Wolfgang Jacobeit.Vom “Berliner Plan” bis zum Nationalsozialismus[A].In Wolfgang Jacobeit,Hannjost Lixfeld & Olaf Bockhorn(Eds.),Voelkische Wissenschaft.Gestalten und Tendenzen der deutschen und oesterreichischen Volkskunde in der ersten Haelfte des 20 Jahrhunderts.[C].Wien,Koeln,Weimar:Boehlau Verlag,1994.

  [10]Hannjost Lixfeld, Gisela Lixfeld.Nationalsozialistische Volkskunde und Volkserneuerung[A].In Wolfgang Jacobeit,Hannjost Lixfeld & Olaf Bockhorn(Eds.),Voelkische Wissenschaft.Gestalten und Tendenzen der deutschen und oesterreichischen Volkskunde in der ersten Haelfte des 20 Jahrhunderts.[C].Wien,Koeln,Weimar:Boehlau Verlag,1994.

  [11]Heinz Maus.Zur Situation der deutschen Volkskunde[J].Die Umschau:Internationale Revue ,1946,(Bd.1,Nr.1).

  [12]Wolfgang Emmerich. Germanistische Volkstumsideologie.Genese und Kritik der Volksforschung im Dritten Reich[M].Tübingen:TübingerTübinger Vereinigung für Volkskunde, 1968.

  [13]Harm-Peer Zimmermann. Ästhetische Aufklärung. Zur Revision der Romantik in volkskundlicher Absicht.[M].Würzburg:königshausen & Neumann,2001.

  原文发表于:《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5期,第85-91页。引用时请参用纸质版。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民俗学论坛
【本文责编:CFNEditor】

上一条: ·[毛巧晖]何其芳·民间文学·延安文学传统
下一条: ·[赵世瑜]我与“华南学派”
   相关链接
·华西民俗学论坛(2025)|“回向历史的民俗学:理论、方法与实践”学术研讨会在蓉启幕·中国民俗学会2025年年会征文启事
·敬文民俗学沙龙:第42期活动预告·中国民俗学会新会员名单(2025年1-2月受理)
·[彭牧]从专家主导到社区参与:美国公共民俗学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形成·[毛巧晖]从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到田野研究新范式
·深切缅怀陶立璠先生——中国民俗学会唁函·[刘先福]芬兰历史地理学派的生成与演进
·敬文民俗学沙龙:第41期活动预告·中国民俗学会新会员名单(2024年11-12月受理)
·[杨德亮 金明艳]民俗学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周星] “民俗”的体系化与“民俗学”的体系化——对中国民俗学教科书的结构分析
·中国民俗学高端论坛(2024)在济南举行· 中国民俗学会积极参与春节申遗工作
·[叶涛]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开幕词·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在中山大学开幕
·中国民俗学会第十届常务理事会第四次会议在广州召开·中国民俗学会新会员名单(2024年9-10月受理)
·全国先进!中国民俗学会香文化专业委员会荣誉主任孙亮荣获“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个人”称号·中国民俗学会新会员名单(2024年7-8月受理)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5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