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CFS会务║关于近期会员会籍管理工作的说明   ·第二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拟录取学员名单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征文启事  
   本网公告
   学会简介
   学会章程
   学会机构
理事会
秘书处
中国民俗学网编委会
中国民俗学会志愿者团队
   学会大事记
   学会会议
会议动态
联办会议
   学会活动
中国民俗学会与非遗保护
我与中国民俗学会:纪念中国民俗学会成立30周年
中华春节全景纪实摄影行动
生肖卡通设计有奖征集
感受春节:马鸣湖杯学生征文
春节文化网上谈
   知识中的伙伴
敬文民俗学沙龙
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北京民俗博物馆
学苑出版社
妙峰山研究会
   对外学术交流
中美非物质文化遗产论坛
   学会出版物
学会年刊
中国民俗学年鉴
   联系我们

2015年会专区

首页中国民俗学会学会会议历届年会2015年会专区

[戚晓萍]“阿欧怜儿”山歌的地景书写与文化认同
  作者:戚晓萍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5-10-16 | 点击数:2569
 

•中国民俗学会2015年年会论文•

 
“阿欧怜儿”山歌的地景书写与文化认同
戚晓萍
(甘肃省社会科学院)
摘 要:山歌是一种地方群体记忆的载体,它饱含着受众群体的地方文化认同,这种地方文化认同在山歌歌唱内容的地景书写部分有鲜明体现。本文针对中国西北地区最有代表性的多民族传承山歌“花儿”中的一个类别——“阿欧怜儿”展开其地景书写与文化认同的研究。首先对“阿欧怜儿”以及“地景”等概念做了研究界定;其次以“阿欧怜儿”起首程式句为个案去追寻可以引起受众群体文化认同的地景坐标;再次以不同场合下采集到的“阿欧怜儿”歌唱中所刻画的地景书写内容为基础,去探究这些地景书写所具有的文化认同意义。
关键词:“阿欧怜儿”;地景书写;文化认同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潘云峰]通过礼仪:广西马山县内过屯社庙祭祀仪式分析
下一条: ·[钱永平]传统医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世代相传的成功经验与启示
   相关链接
·[宣炳善]浙江舞龙类非遗项目的社区空间与文化认同·[刘先福]作为认同表达的民俗艺术
·[郭永平 贾璐璐]全球在地化与地方全球化:互联网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杜韵红]乡村博物馆文化遗产保护真实性研究
·[周波]从“身份认同”到“文化认同”: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制度设计的新面向·[尹锋超]非物质文化遗产视域下咸阳市民间文学的保护与传承
·[王世友 雷军蓉]消费者对民俗体育赛事空间的感知与认同·[廖善维]原型与变型:壮族“智者”人物形象“箭垛化”研究
·[丁木乃]彝族坨坨肉食俗及其社会文化意义·[陈亚文]剥离与熔铸
·[刘璨 高有鹏]中华创世神话的文化谱系·[游红霞]谱系观念视域下当代两岸妈祖信仰的交流互鉴
·[范宗朔]亚美尼亚史诗《萨逊的大卫》的经典化和多元文化因素·[胡蓉]浅议《天工开物》的人类学意义
·[戴望云]民俗医疗、医疗民俗与疾痛叙事研究述评·[余文星]中国非遗与文化外交的关系研究
·[余仁洪 王浩威]非遗保护视角下的文化认同构建方式研究·[马盛芸]基于地方文化认同的饮食民俗资源开发
·[卢纯]钦州跳岭头仪式的地域信仰与文化认同·[孙正国]多民族叙事语境下中国龙母传说的“双重谱系”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