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拟录取学员名单公告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媒体报道

首页动态·资讯媒体报道

专家学者研讨非遗后时代民间文化传承的困惑
  作者:人民网电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3-06-08 | 点击数:3259
 


  在第八个“非遗日”前夕,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办的“呵护传承人 关注守望者:非遗后时代民间文化传承的实践与思考”理论研讨会近日在京举行。研讨会以“倾听传承人心声,关注传承人命运”为主题。

  中国民间文化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角,每时每刻都在传承、创造、丰富着绚丽多彩的民间文化生活和生活文化,他们智慧超群,技艺高超,活跃于长城内外,大江南北。由于传承人自觉而严格地遵循着文化传统的种种规范与程式,他们的一个姿态、一种腔调、一些手法都可能灌注着民间文化的血脉,承载着民族精神的精髓。如何正确对待这些民间文化的“活化石”和他们所倾情的伟大事业,是正在走向繁荣富强的中华民族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我国加入联合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9年来,特别是文化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暂行办法 》实施以来,民间文化传承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新问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为探讨这些问题的解决之道,确保民间文化传承沿着健康规范、科学有序、持续发展的轨道前行,做了大量工作。

  研讨会上,中国民间文化传承人代表和中国民间文化传承方面的专家学者就民间文化传承人近年来的传承状况如何,遇到了哪些问题与困惑;如何保护中国民间文化传承人的合法权益;在新形势下,如何处理好民间文化传承与创新、保护与开发的关系等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不少有益的建议。

  研讨会由中国民协副主席潘鲁生主持,著名文化学者、中国民协主席冯骥才、中国民间文化传承人代表刘则亭、赵兴寿、杨正江和长期致力于民间文化传承研究保护的专家学者刘锡诚、曹保明、刘晔原、巴莫曲布嫫等作了典型发言。

【相关报道】

“非遗后时代”传承保护需全民文化自觉

《人民日报》2013年06月20日 作者:聂 莉

  第八个中国文化遗产日来临之际,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办了“呵护传承人, 关注守望者:非遗后时代民间文化传承的实践与思考”研讨会,非遗保护专家、非遗传承人汇聚一堂,倾听传承人心声。

  我国在“非遗”保护方面已有《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作为法律依据,在参与制定国际国内保护举措方面也下了不少功夫,但具体到民间文化的传承仍有不少问题有待解决。此次参会的民间文化传承人认为,目前不少传承人面临经济与人才培养的困难;口头叙事传承较尴尬、出版较困难;政府资金支持还需加大力度等难题。

  与会专家认识到,民间文化传承人主导作用的充分发挥是实现民间文化有效保护和传承的重要手段,传承民间文化遗产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只有在保护好民间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基础上,才能使民间文化遗产永续传承。

  “今天我们所有的目光一定要集中在传承人身上,他们是非遗的主体,非遗的主人,文化的主人”。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说,目前对于传承人的保护依然面临着“保护不周”的问题:在城镇化、城市化、现代化步伐加速的背景下,村落的消失导致文化土壤的丢失;传承人离开本土,文化传承在市场的氛围中因商业要求而面临着变异与新的消亡;代表性传承人的认定导致了传承变为单线,传承脉络更加脆弱;地域文化中的专家缺位,导致对文化遗产价值认识的疏离等等。

  除了梳理问题,“怎么办”才是与会者更为关心的问题。大家在发言中逐渐在以下五个方面形成共识:第一,政府的管理是第一位的,要上上下下做工作,需更加务实。第二,要把“非遗”保护和对传统村落的保护结合起来。第三,不要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向市场。第四,呼唤“非遗”专家、学者走向田野。第五,传承人要有承担,有责任感。

  大家认为,文化传承不仅仅是个人的事,也不仅仅是传承人的事情、专家的事情,更是一个全民文化自觉的问题。在传承的过程中,每个人都需要这种自觉,将文化传承看作是一个集体的、共同的传承,它是每一个人都应有的情感和责任。

  文章来源:人民网 2013-06-07
【本文责编:CFNEditor】

上一条: ·讲故事与曲艺不能分家但也不可划等号
下一条: ·白皮书显示:少数民族文化权益受保障
   相关链接
·邮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传承与创新交融论坛举办·[马盛德]《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十讲》
·[郭翠潇]从“非物质文化遗产”到“活态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术语选择事件史循证研究·中山大学 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学院 2024年全国高校非遗政策与实务培训班招生简章
·[康丽]从女性赋权到性别协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发展史上的性别平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非遗公约》缔约国大会第十届会议将于6月在巴黎召开
·非遗热点丨全国人大代表巴莫曲布嫫:通过非遗保护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敬文民俗学沙龙:第40期活动预告
·首期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插花高级研修班在京开班·朱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研究:概念、历史及趋势》
·巴莫曲布嫫: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研究:概念、历史及趋势》·青岛大学举办“万柿大集——第三届柿子采摘文化节暨胶州非遗进校园活动”
·王晨阳:在“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 学术论坛上的致辞·“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学术论坛在山东大学举办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亚多部门地区办事处驻华代表处主任夏泽翰教授:两个关键点·视频 ‖ 水是一切生命之源:魁立先生访谈
·新书发布 |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国经验》·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选编
·[王晨阳]全面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王晨阳]非遗成都论坛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