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jpg)  
唐代节日研究  
 
作者: 张勃 
基本信息: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年4月1日  
平装:388页  
语种:简体中文  
开本:16  
ISBN:9787516122235  
条形码:9787516122235  
品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丛书名:中国社会科学院民俗学研究书系  
丛书主编:朝戈金 
  
内容简介:  
  本书是我国节日发展史的一项断代研究,以描述和解释节日在唐代的“新情况”为主要目的,对节日发展到唐代呈现的特点,唐代新兴节日的兴起发展,以及若干传统节日在唐代的新变进行了具体研究,并格外关注俗民个体(行动者)的作用。一方面,由于唐代(与其他朝代具有不同政治、经济、文化情况的唐代)行动者在尊重传统的同时又具有纳异的广博胸襟,他们对节日活动的选择和实践丰富多彩,从而使唐代成为我国整个节日发展链条上最为光彩夺目的一环。另一方面,唐朝节日习俗又型塑着唐朝个体行动者的生活方式和精神世界,节日决定着唐人的生活节奏,丰富着唐人的日常生活,生产和维护着个体的社会关系,激发着个体的生活热情和生命意识,也培养着他们的认同感、归属感和纳异胸襟、创新精神。而所有这些又都直接作用于唐朝个体行动者的日常生活,影响着他们对节日习俗规则的选择和实践。 
作者简介: 
  张勃,1972年出生,法学硕士,历史学博士。曾就职于山东省博物馆、山东师范大学,并在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从事两年博士后研究工作。现为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学研究所副教授,中国民俗学会理事、副秘书长。主要研究方向为历史民俗学、社会文化史及岁时礼俗等。著有《明代岁时民俗文献研究》、《清明》、《中国民俗通志·节日志》(第一作者)、《中国人最应该知道的77个礼俗》(第一作者),主编有《齐鲁特色文化丛书·礼仪》等,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 
 
目录 
导言  
第一节研究视角与重要概念  
一 本书的研究视角  
二 关于几个重要概念的说明  
第二节相关学术研究的回顾与本书的总体构想  
一 20世纪以来中国节目研究的三个时期  
二 唐代节日研究述略  
三 本书的总体架构  
第一章唐代节日概说  
第一节唐代节日的名目和类别  
一 唐代节日的名目  
二 新兴节日与传统节日:唐代节日的类别划分  
第二节唐代节日的特征  
一 新旧并存  
二 具有浓厚的娱乐色彩  
三 节日活动往往在户外进行,节日交往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对血缘关系和地缘关系的超越,较为广泛地建立于志缘关系基础之上  
四 宗教因素全面渗入岁时节日节俗之中  
五 节假日的广泛设置  
六 胡风弥漫  
第三节唐代节日发展的历史分期  
一 唐高祖至安史之乱前的唐玄宗统治时期  
二 安史之乱后的唐玄宗统治时期至唐代末年  
第二章新兴节日研究  
第一节建构型节日之一:政策过程视角下的唐玄宗诞节  
一 以唐玄宗诞曰为节的政策方案设计及相关决策  
二 唐玄宗诞节的兴盛及其原因分析  
三 唐玄宗诞节的衰亡及其原因分析  
四 唐玄宗诞节对后世的影响  
五 余论:对玄宗设置诞节的评价  
第二节建构型节日之二——政策过程视角下的中和节  
一 以二月一日为中和节的政策动议、设计及决策  
二 德宗朝中和节政策的实施和影响  
三 相同的起源,不同的命运:中和节与唐玄宗诞节的比较  
第三节清明作为独立节日的兴起  
一 清明在中唐时期已成为独立节日  
二 清明作为独立节日兴起的原因分析  
小结  
第四节 重月传统与文化选择:中秋节的形成  
一 中秋节在唐代已是民俗节日  
二 关注月亮的传统与时人的文化选择:八月十五成节的原因分析  
三 欣赏自然之美、珍惜韶华与渴望团圆:唐代人的中秋情怀  
第三章传统节日研究  
第一节年节  
一 岁除日习俗  
二 元曰习俗  
三 更新、祈吉、迎春、庆贺、团圆:唐代年节的主题  
第二节春秋二社  
一 唐代乡村社会春秋社日的标志性时间和标志性节俗  
二 唐代乡村社会社日节兴盛的原因分析  
三 社目节的变化与唐代乡村私社的发展  
第三节上巳节  
一 唐代以前的上巳节  
二 上巳节在唐代的变迁  
三 上巳节在唐代变迁的原因和影响  
第四节五月五日  
一 节日名称  
二 节日时间  
三 节日传说  
四 节俗物品  
五 节俗活动  
六 节日内涵  
第四章俗民个体的节俗实践:以李隆基和自居易为例  
第一节李隆基:作为节日习俗的实践者  
一 节日习俗活动的享受者  
二 节日文化的利用者  
三 新节日的创造者和官民共庆佳节的支持者、  
组织者与资源提供者  
四 节日习俗的规范者和节日活动的改易者  
五 节日文化中的被言说者  
小结  
第二节 白居易的节日生活  
一 白居易诗文展示的节日生活  
二 影响自居易节日生活的诸多因素  
小结  
结语  
一 行动者的选择和实践:唐代节日传承和变迁的决定性力量  
二 节日习俗:唐人生活方式和精神世界的型塑性力量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一寒食节起源新论  
附录二唐代以前寒食节的传播与变迁——主要基于移民角度的思考  
附录三“端午”作为节名出现于唐代考  
后记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思玮】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