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民俗学会2025年年会论文•
地方传说围绕纪念物的共存现象
——以济南舜井传说的演变为例
周巍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外国语学院)
摘 要:舜井作为济南重要的文化景观,在北魏以前,即已因东西井泉相通的特殊结构,以及长期喷涌的自然现象,成为虞舜浚井传说的纪念物,并因此而得名,历史上也一直因虞舜传说而闻名。大禹锁蛟传说则是由唐代的《古岳渎经》流入民间演化为无支祁传说后,又与“僧伽降水母”的传说发生合并,加上蛟龙形象在中国民间观念中的变化而产生。清代中叶以后,因为舜井所在地区自然条件的改变、以及济南虞舜信仰的衰退,舜井开始移植锁蛟传说。又因当代互联网的传播,形成“大禹锁黑蛟巫支祁”的主流讲法,与虞舜浚井的传说一道在当代流传。舜井传说的演变展现出不同传说围绕同一纪念物共存的可能性,其共存的前提,是传说的传播人群同时具有与不同传说相关的信仰,且传说内容是非同质化的。
关键词:舜井传说;纪念物;共存
下载相关附件>>>>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