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民俗学会2025年年会论文•
生死礼俗:清代四川棺木研究
佟思远
(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摘 要:清代四川的棺木作为丧葬仪式的重要物质载体,其材质选择、资源分布、贸易流通、社会使用及文化实践,折射出自然环境、社会经济、文化习俗与民族互动的情况。棺木材质的选用上,楠木与“建昌杉板”成为权贵专属,柏木、杉木等多为中上层所用,各种杂木则服务于平民阶层。棺木需求驱动木材采伐,寄托肉身“不朽”追求的“棺木”却加速了生态环境的“速朽”。川西南山区依托优越自然条件,成为优质棺木材的核心产区,并形成了集市网络与以水运为主的贸易体系。围绕棺木产生的纠纷与冲突,凸显了基层社会资源争夺与文化规范的张力。官方义冢、义棺制度与民间士绅施棺则构成了重要的社会救济机制。棺木还延伸出“援棺入药”的医疗实践。在多民族聚居的四川,汉族的棺椁土葬与部分少数民族的火葬等习俗相互影响,呈现出葬俗的演变与融合。
关键词:清代四川;棺木;木材;丧葬;民俗
下载相关附件>>>>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