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民俗学会2025年年会论文•
共创“我们的节日”:杭州青山村端午游龙会的民俗化路径与启示
解欣怡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摘 要:在当代乡村振兴与艺术乡建的语境下,传统文化资源被不断激活并转化为新的社会实践。本文以青山村端午“游龙会”为案例,探讨“新民俗”在社区营造与社会整合中的生成逻辑。游龙活动并非传统的自然延续,而是一种在社会结构转型、人口流动与文化政策推动下,由艺术团队与地方村民共同创造的公共仪式。通过共创机制,游龙会将传统舞龙、百衲龙、取水等仪式元素重新嵌入村庄公共生活,既回应了新老村民在身份认同与关系建构上的现实需求,也体现了民俗在生态治理与可持续发展中的价值。本文结合涂尔干的集体仪式理论、特纳的“边缘状态”与“共同体感”、霍布斯鲍姆的“被发明的传统”以及毕肖普的参与式美学,分析了青山村新民俗的文化逻辑与社会功能。研究表明,新民俗作为“正在发生的传统”,不仅是文化再生产的结果,更是当代乡村治理与文化振兴的重要路径。
关键词:新民俗;端午游龙;社区营造;可持续发展
下载相关附件>>>>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