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CFS会务║关于近期会员会籍管理工作的说明   ·第二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拟录取学员名单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征文启事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民间信仰

首页民俗学专题民间信仰

[乔英斐]中国龙王信仰的发生与定型
  作者:乔英斐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22-03-11 | 点击数:7294
 

四、结语

  通过以上梳理,我们已经可以得出一条非常清晰的龙王信仰生成线索,从发生到定型,龙王信仰共经历了三个比较重要的节点。第一个节点是龙神信仰的出现,涉及两个核心因素的变化:龙的形象从兽形变成人形,向龙祈雨的方式由巫术操纵变成固定场所的祭祀。这次变化主要应归功于佛教引入了龙王的人格化特征,激发了中国龙的重塑。第二个节点是“龙王”名称的采用,标志着龙王信仰从地域性向跨地域性的转变。这次变化的动力主要来自统治者为加强集权统治而采用的民间信仰管理策略。第三个节点即龙王信仰的最后定型,其标志是海龙王信仰的形成,此前中国本土龙王的领域只在陆地范围,主要和农耕生活关联在一起,海龙王势力壮大后,悄无声息地取代了原来的四海神,开始在海域发生作用。龙王地位的提高和佛教影响的扩大是这次变化最主要的助推力。至此中国民间龙王信仰的所有形态都已形成,之后主要在农业和渔业两大基础产业中发挥作用。

  本文在梳理龙王信仰生成线索的过程中也考释了之前因线索不清而产生的细节问题,有些学者在引用材料和已有研究成果时常常出现混用龙与龙王、四海神与四海龙王的问题,原因就在于未能辨析这些相似形象的存在时段及其相互关系。根据本文的梳理考证,龙、龙神、龙王、海神、海龙王各有所指,扮演着不同时期的主角,也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产生过复杂的纠缠关系,须谨慎区分、细加辨析。

(本文刊载于《民俗研究》2022年第1期,注释从略,详见原刊)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贾志杰】

上一条: ·[马滟宁]弥漫的神性:传统年画中的民间信仰
下一条: ·[程浩芯]信仰传说的文本定型
   相关链接
·敬文民俗学沙龙:历年活动汇总(2004-2023)·[龙晓添]民间礼书:仪式叙事与礼俗实践
·第38期敬文沙龙在京成功举办·敬文民俗学沙龙:第38期活动预告(2023年3月19日下午14:30)
·敬文民俗学沙龙:第37期活动预告(2023年1月15日上午8:30)·[衣晓龙]作为心灵图像物化的徽州民居
·[宣炳善]浙江舞龙类非遗项目的社区空间与文化认同·[徐金龙 李威威]文化强国背景下九曲黄河阵灯俗的传承发展
·[吕涛宇 易谦柳]桂林市龙胜各族自治县代表性传统村落文化遗产存在现状调查研究调研报告·[龙晓添]时间民俗的变奏:“二月八”农具节的迁移
·[李吉安 李羕然]乡村民间信仰的调查与探索·[关伟铭]同源异脉:澳门鱼行醉龙节的民俗特征
·[董秀团]移植与新塑:白族民间故事对印度佛教文学的吸收和化用·[龙圣]现实与文献:作为研究方法的田野作业的两个向度
·[黄龙光]祖先的鼓舞:彝族花鼓舞的身体叙事与历史记忆·敬文民俗学沙龙:第36期活动预告(2022年3月20日上午8:30)
·第35期敬文沙龙“钟敬文先生的故事”成功举办·敬文民俗学沙龙:第35期活动预告(2022年1月10日上午9:00)
·[周巍]中国当代“锁龙井”传说探析·[郑芩]兴化土神杨公太师的身份层累及接受研究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