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首页民俗学专题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黄治国]传统节日的现代性危机与日常生活批判
  作者:黄治国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8-06-06 | 点击数:8640
 

  节日文化的历史感浅薄。今天的很多节日,往往被人们称之为“狂欢节”“购物节”“创造节”“商业节”。客观地说,这些节日在一定程度上迎合了富裕起来的国人的物质需要、达到了改善文化主体经济现状的目的,但节日文化历史感浅薄的特征也随之彰显出来。具体来说,节日文化历史感浅薄的表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节日仪式上,“拼贴”和“复制”成为了当前很多节日文化形式上的关键词。在一个节日中,我们不仅能看到传统与现代、民族性与大众化、中国与外国等不同元素杂乱无章地拼凑在一起的情形,也能看到满足人们吃喝玩乐和购物需要的固定程式的活动和内容的出现。在这种“精神分裂式”的节日复制品中,不管是游客,还是民族文化主体,好像都失去了驾驭时间的能力。因为他们既不能把过去式、现在式、将来式在节日仪式中统一起来,也不能把过去、现在和未来在自己切身经验及心理体验中统一起来。其次,在节日影响力上,文化实体让位于文化形象。当前,随着视觉文化的盛行,很多传统节日得到了改头换面的机会。以前节日中那种没有看见的、不能被描述的、不可表达和展示的部分,都通过节日设计者们的灵机一动,成功地被融入节日中,成为了节日中可视的、惯常的和吸引人们眼球的文化现象。再加上高科技的介入,传统节日构造就如制作一部电影、一部电视剧或一本读物一样,成为了程序化、模式化的机械复制行为。这种用形象取代实体、形式高于内容的做法,把传统节日变成了一个空间结构的载体,节日文化的时间感随之变得模糊。再次,在节日目的上,传统节日的“乡愁感”正慢慢失去。传统文化是我们每个人的心灵港湾,是我们的精神家园。留住传统文化,就是留住了我们的家,我们灵魂才能得以安顿。但是在今天很多的节日文化发展中,原初的目的被活在当下和金钱唯一的目的所取代。人们过分宣扬市场经济、金钱第一、消费至上、娱乐至死等观念,不断诱导人们忘掉过去和未来、积极地向潮流靠拢,而把节日和文化主体的历史、精神内涵及目标追求抛弃或者忽视掉。正如詹姆逊所说:“今天大众媒体的作用不是使事件像传统的方式那样成为‘可以记忆’的,而是事件令人眼花缭乱地从四面八方向我们袭来时,消灭这些事件,帮助人忘记它们。”

  节日文化的“光晕效应”弱化。节日文化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是社会文化的一个重要分支,是观察民族文化的一个窗口,是研究地域文化的一把钥匙。传统节日不仅自身文化内涵丰富,而且还发挥着正能量的功能,不断地影响和促进着人们生活和社会的发展,这就是传统节日文化自带的光晕现象。“光晕”(aura)是本雅明在探讨艺术生产论中的核心概念。它的本意是指传统艺术和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相比,所具有的珍贵、特殊、权威、永恒的性质。笔者在这里所指的“光晕效应”,除了用来指节日文化具有这种独一无二的价值之外,还指其在文化传播和影响上的积极作用。但随着传统节日的现代化不断深入,其自身的文化深度感、历史感及整体性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削弱。特别是旅游场域下的节日文化,为了满足人们快餐式消费需要,其文化原生性品质很难得以保存。相应地,其文化的光晕能力不但不能很好地展现,反而还会造成一些负面的影响出现。正如霍克海默所说:“文化工业通过娱乐活动进行公开的欺骗。这些娱乐活动,就像宗教界经常说教的,心理学的影片和妇女连载小说所喋喋不休地谈论的,进行装腔作势的空谈,以便能够更牢靠地在生活中支配人们的活动”因此,一旦节日的这种光芒消失,节日场内出现万象丛生、机械死板、粗制滥造的现象和局面就不足为奇了。

  总之,爱德华·汤普森说:“时间标志法取决于不同的工作条件及其与自然节奏的关系。”传统节日是时间、空间的有机结合物,但节日文化的深度感缺失、历史感浅薄及光晕效应弱化的现象,却为我们呈现出了当前节日文化发展的另一个侧面。对于这种现状,或许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认识和看法,但不管如何,笔者认为传统节日在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这种“无我性”“杂凑性”“无深度性”“零散化”“形象化”及“空间化”特征,使传统节日在文化深度、广度及厚度上出现了全面危机。而这种危机的产生,一方面来自于传统节日文化自身的内部变迁;另一方面则来自于外界社会的影响。虽然说文化变迁是文化适应社会和时代的有效途径,但我们不能忘了“绝对的变化就等于停滞”的警句。

二、现代性危机下节日文化的发展态势

  正如国际旅游人类学创始人纳尔逊·格雷本所说:“那些追寻具有遗产价值的地方及景物以超越城市范围和快节奏生活方式的旅游形式也随之兴起,给广大乡村引入了诸如手工艺品制作、产品复制和生产方式模式化的变化。”这说明传统节日与旅游结合是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但在这个趋势下,不少学者也表现出了些许担忧。比如,“节日时空的脱域化、节日内涵的时代化、节日体系的碎片化和节日属性的异化引发了人们对节日现代性及其金钱、权力运行机制的反抗。人们通过文化乡愁的排遣、传统节日保护主义的实践来解构节日现代性的异化和束缚,在重塑生活世界的努力中逐渐实现节日文化对精神需求的满足。”刘锡诚教授则批判道:“每到节日,‘假日办’、经济管理部门和商家总是把人们的注意力引导到旅游和商品消费上。有些政府主管部门几乎忘掉了文化,也许他们压根儿不懂文化。”此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当前也十分关切文化保护及其价值保存相关问题。因此,我们不仅要看到节日现代性危机,更要认识到其危机给文化保护与发展带来的危害,才能为节日现代性危机的解决提供行之有效的方案来。具体而言,节日文化深度感缺失、历史感淡薄及光晕效应弱化的全面危机,给节日文化发展带来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节日文化的真实性存疑。传统节日文化是灵动的、有生命的民俗事象,它会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因此,本文所讲的真实性并不表示传统节日在任何时候始终是保持“原汁原味”,而是指其与时代相伴随,集中体现处于变迁中的文化主体的日常生活、价值诉求、宗教信仰及审美情趣等真实样态。而这种样态,在对节日文化实践者与承载者以及地方社区的要求中应该始终是第一位的,并且这种要求可以通过旅游者的“所见、所闻、所想”得以见证,甚至验证。但随着传统节日向现代化的纵深发展,其真实性受到了人们的怀疑和质疑。节日形象化使得传统节日变成形式上的整体,一种“拟象”。比如,云南民族村把云南少数民族集结在村中,按照时间规划,定期展演,形成了村中“天天有节过、日日有狂欢”的局面。这些节日在形式上通过拟象方式产生、结构完整。在传统节日中,节日仪式中的每一要素都要求是真实的,但在旅游节日上,由于节日要素是通过拼贴、复制、机械、超越时空等方式摆放在一起,这就打破了传统节日要素和仪式之间的有机融合性。在大量伪民族现象高涨中,我们无法确定文化是从哪里开始、在哪里结束,节日摇身一变为一个琳琅满目的“百货商店”,而文化主体、政府、旅游者、新闻媒体、学者们都能从这个“百货商店”去取自己需要的东西。虽然这种需要满足了人们的暂时渴求,但对于节日文化发展的长久性来说是危害极大的。总之,节日文化的机械化组合使得节日真实性存疑;节日文化的去魅化效果达成,但却使节日文化的神秘感消失;媒体和广告对节日文化的过度渲染,过分夸大和改变了节日文化的影响力和文化功能。这些对文化的机械化、去域化、浮夸化和形式化的处理,往往只会对节日文化真实性的保存和表征带去负面影响。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孙亮】

上一条: ·[岳永逸]社会组织、治理与节庆:1930年代平郊的青苗会
下一条: ·[储冬爱]乞巧节的符号学阐释与文化创意
   相关链接
·[王霄冰]传统节日的创新发展与文化自信·[周福岩]民俗/民间文化的伦理理性:在现代性与后现代性文化政治之间
·[王晓涛]后疫情时代端午龙舟竞渡的现代文化表达·[邓清源 黄永林]要素传承与功能重构: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的当代变迁
·[李楠 陈琛]论应节戏的文化内涵·[施爱东] 恶日端午:阴阳相争的死生故事
·[赵燕]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传统节日在政府保护下的变迁·[季中扬 王静]传统节日“公共性”的传承机制
·[林继富 吴佩琦]家族认同到中华民族认同的演进逻辑·荣耀中国节 | 中国民俗学会携手王者荣耀共同探索传统节日创新传承
·征稿启事:2021嘉兴端午全国学术研讨会·[张勃]中华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与当代价值
·[高鹏程]传统节日当代传承的寺院参与·[高俪杰]浅谈中国传统节日习俗的文化价值及地域差异
·[郑至豪]从地方志看湖北新洲许逊信仰的历史变迁·[季中扬]传统节日文化传承与乡村发展
·[徐赣丽]当代城市空间中的民俗变异:以传统节日为对象·“风俗画的20世纪”2020嘉兴端午全国学术研讨会开幕在即
·2020嘉兴端午全国学术研讨会征文入选名单·[何杰峰]传统节日视野下的泰山信仰重构与变迁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